【電影中特情已上升到小規模戰爭——電影《空天獵》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⑤】
編者按:
國慶節前夕,中國首部現代空軍空戰題材的電影《空天獵》上映。從上一部反映飛行員題材的國產電影《沖天飛豹》到近期的《空天獵》,中國空軍已走過了18年的歷程,裝備從二代機跨越到五代機列裝,作戰模式從平臺對抗上升到信息化體系對抗。《空天獵》的中霸天狼反恐行動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了這場巨變。炫酷的戰機、豐滿的人物和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結、令人血管膨脹的英雄主義情懷,構思巧妙為觀眾呈現了一部空戰巨片。
今天起,著名軍事專家、我國功勛級試飛員徐勇凌,作客光明網,通過他對《空天獵》創作過程的追蹤,講述濃縮在這部電影里,18年中國空軍發展創造的巨變與輝煌。
電影《空天獵》片段
《空天獵》所反映的一次反恐行動,其實已經不是我們一般意義理解的一次按計劃實施的突擊隊行動,而是一場小規模的戰爭,方案制定、資源調配、作戰力量集結整訓、信息電子戰、突防、空降,以及在指揮信息化系統支撐下的陸空一體聯合打擊行動。這樣的聯合作戰樣式在近十幾年的空軍演習和多軍兵種聯合演習中已經反復推演和錘煉。
電影《空天獵》立體作戰片段
信息作戰信息攻防是現代空戰的基本樣式之一。預警機先期起飛掌握信息優勢,電子戰飛機實施信息干擾使敵信息系統“致盲”,這些戰術應用在今年來的聯合作戰演習中已經反復應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大戰中吳秀波操控天空之眼無人機搜索人質,充分發揮了無人機的作戰效能,從而大大提高了情報的準確性,對后續部隊實施精準打擊、精準營救提供了有力支援。值得一提的是無人機作戰是國產影片中的首次出現,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空軍無人機部隊建設發展的現狀,而無人機飛行員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徐勇凌談《空天獵》背后的故事系列:
?、?/font>電影濃縮中國空軍銘心刻骨的過去
?、?/font>警巡任務戰友親歷敵機鎖定
?、?/font>電影中特情已上升到小規模戰爭
?、?/font>藝高人膽大 手術刀戰術可行
?、?/font>冰冰塑造的女飛 神似金孔雀余旭
軍事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