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18日簽署了一條總統令,宣布俄羅斯即日起臨時性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部分地區烏克蘭公民和“無國籍”人士的一系列身份證件,準許他們免簽證進出俄羅斯。也就是說,烏克蘭東部這兩個州的居民憑身份證、出生證、結婚證之類的一系列個人身份證件,就能免簽證直接進出俄羅斯邊境了。
這樣的消息讓人十分意外。因為克里姆林宮還宣布說,這個命令會一直執行到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局勢問題解決為止,也就是說有可能幾個月,有可能好幾年。烏克蘭這兩個州的居民就這樣毫無障礙地自由來往于俄烏邊境,久而久之可能就模糊了國家的邊界,跟俄羅斯人混成一家人了。長此以往,那烏東部地區不就有可能變成第二個克里米亞了嗎?
這將來是再搞個公投呢,還是鬧獨立呢,還是直接并入俄羅斯呢?隨之而來的又會不會是一連串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更多的地區來效仿呢?
想得再遠一點,如果烏克蘭這兩個州的居民可以隨意進出俄羅斯了,那是不是意味著俄羅斯人也可以隨意進出這兩個州了呢?那以后這里要是再打起仗來俄羅斯人是打還是不打呢?
所以這事兒還真有點麻煩。這里面的不定性因素太多了,而且俄羅斯有一個特點,就是什么事都能干出來。
那俄羅斯為什么會突然出這么一步棋呢?可能就是因為美國最近掀起的這一股轟轟烈烈的“反俄風”。先是原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突然辭職,原因是跟俄羅斯來往密切;再是特朗普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發聲譴責俄羅斯,讓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就這么接二連三,一個幺蛾子接一個幺蛾子地往俄羅斯臉上拍過去,普京要是不做點什么他能說得過去么?
而且俄羅斯選擇發布這個消息的時間點也相當微妙。18日,一大幫大大小小的人物正聚集在慕尼黑開會,據說這可能是這么多年來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會議了,來參會的包括31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47位各國外交部長、30位各國國防部長,還有各界防務安全高層人士,總人數在500人左右。而這一切,可能都是因為特朗普這位新總統的上臺所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搞得大家都很沒安全感。
這次特朗普就派出了以副總統彭斯、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土安全部長約翰·凱利為首的官員團隊來參加會議,也算是特朗普政府高官們在重要外交場合的首次集體亮相。
那么這次會議都透露出怎樣的信息呢?從美俄關系來說,這感覺就像是剛發了一陣燒,然后逐漸退燒了,到這個會上的時候體溫恢復正常了。從原本的“北約過時論”又恢復到“美國北約拉拉手好伙伴”上來了;從原本的“美俄你儂我儂甜蜜蜜”又恢復到“俄羅斯威脅好可怕”上來了。
不過,這可能也不是特朗普燒糊涂了或者朝三暮四,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他太缺乏從政經驗,剛上來也沒好好建立起自己的勢力范圍,需要強有力的左膀右臂來輔助他支持他才行。
可是現在呢?在國家安全領域好不容易有個信任的干將吧,給弄得狼狽辭職了;想跟俄羅斯好好處處關系吧,又得罪國內那些利益集團了;想好好滅滅后院的火吧,民主黨還不停給他搗亂。
所以現在對美國來說、對特朗普來說,可能最大的問題都不是俄羅斯帶來的,而是特朗普政府自身的重重危機。
在正式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這一個月里,特朗普發布了超過350條推特,簽署了12項總統行政命令,與十幾個國家領導人通話或見面。
這些數字看上去好像還挺像回事兒的,可是據美國媒體說這12條行政令,幾乎都沒有采取什么真實的行動,或者對現有的法律法規做出什么改變,包括鬧得動靜最大的“禁穆令”,經過“我否決你的禁令”“我否決你否決我的禁令”這樣的狗血劇情發展之后,如今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而且截至上周,特朗普的內閣里只有9個職位人選的提名獲得確認,還有至少6個重要內閣職位空缺或者還沒有獲得確認。
另外還有人記得特朗普之前無比張揚對全社會公開招聘的那一千多個政府職位嗎?在這些職位當中,有696個屬于比較關鍵的行政崗位,可是直到現在,這些崗位只確定了13個人選,還有超過600個職位等待提名或者確認。
所以這樣的狀況發展下去,70歲老人特朗普,能不能熬完這一個任期都很難講,要想連任就更是夠嗆了。
而再看另一頭的普京。明年俄羅斯就要開始新一輪的總統競選了,普京連任是基本上沒跑了,所以這么一比起來,普京的底氣自然就足很多了,玩兒起政治來自然就更溜了,烏克蘭這幾個州自然是“想收就收”了。
特朗普曾經說過,要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可是這還沒來得及兌現承諾就已經快被整瘋了。
普京說過:“給我20年,還你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在看來,也許還能買一贈一,俄羅斯人民還能多賺到半個烏克蘭呢。(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