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特種作戰部隊怎么練
■史志達
特種作戰部隊之所以被冠以“特種”,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特殊任務、特殊編組、特殊裝備,更與他們要經歷的特殊訓練密不可分。美軍特種作戰部隊隊員正是經過嚴格苛刻、系統全面、獨具特色的實戰化訓練“流水線”,才被鍛造成戰場上的“利器”。
美軍特種作戰部隊淘汰率極高。應征者要通過苛刻的體能、基本軍事技能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考驗,才有獲得參加特種作戰專業訓練的機會。
以“海豹”突擊隊為例,應征者首先要在伊利諾伊州的海軍新兵訓練基地經歷為期5周的“預習階段”訓練,其中包括嚴格的體能篩選測試。通過的人員還要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科羅拉多,參加以基本素質、潛水和地面戰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訓練。這個階段為期6個月,其中第4周因極高的訓練強度和極少的休息時間被形象地稱為“地獄周”。潛水訓練有一項被稱為“溺水防護”的耐力訓練,要求士兵的雙手反綁在身后,潛到池底戴上潛水面罩,并想辦法逃生。這兩個階段的淘汰率高達80%。
通過入門選拔訓練的應征者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特戰學員,得以參加資格課程的訓練。美軍的每一個特戰小分隊內部都有明確的作戰分工,資格課程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學員在掌握共同課目的基礎上,諳熟適合自身條件的一到兩項專長,這將決定日后他們在小分隊中所擔負的角色。
以“綠色貝雷帽”部隊為例,其資格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期40天的軍事地形學、伏擊、偵察等共同課目訓練;第二階段是為期6個月至一年不等的專長訓練,內容包括指揮、武器、醫療、工程技術、通訊以及作戰/情報等課目;第三個階段的訓練則更加側重于戰術教育,要求學員掌握地形判定、目標識別和制訂作戰計劃等方面的知識,并進行實地操作。資格課程的結尾部分,是一項名為“圣人羅賓”的野外綜合演習,通常以非常規戰為主要演練課目,學員們在資格課程中的所學將在為期2周的演習中得到充分檢驗。
美軍特戰隊員往往技能精湛并且一專多能,除了資格課程訓練外,還得益于入隊后的充電式專業課程培訓。整個職業生涯中,美軍特戰隊員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培訓,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技能包”。美軍依托分布在各州的13個特種作戰訓練中心,開辦有狙擊、潛水、偵察、外語、傘降、躲避與逃脫等專項培訓班。隊員們在作戰部署的間隙,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任務需求,選修這些課程。每修完一門專業,他們就會被派到小分隊,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之后,隊員們可申請學習另一門專業或參加其他輔助性培訓班。這一方面是為未來的挑戰做準備,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儲備技能確保隊伍戰斗減員時正常運轉。這些訓練資源實行全軍共享,各個軍種的特戰隊員都可以選修。
由于擔負的任務難度大、風險高,美軍特戰隊員在進行作戰部署或執行特定任務之前,往往要進行針對性模擬演練,以減少出錯幾率。在擊斃本·拉丹的“海神之矛”行動實施前數月,負責此次任務的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利用照相偵察獲取的情報,仿照本·拉丹的住宅在北卡羅來納州建造了一座等大的實體建筑,供“海豹6隊”進行模擬演練。行動正式實施的前幾天,隊員們被秘密轉移至美軍位于阿富汗的基地,在已提前預置好的仿真建筑中繼續進行反復演練,直到將這座三層建筑中的每個平面構造以及獵殺行動的每個細節爛熟于心。
受命赴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在進入作戰部署之前,要被送往位于華盛頓州亞基馬市郊的山區進行模擬演練,因為那里的地形地貌與他們即將奔赴的阿富汗極為相似。掩護躍進、戰場營救等演練課目每天都要重復多次,目的是確保部隊一到位便進入“工作狀態”。一名指揮員稱:“我們一遍遍演練基本技能,直至完美。”
(作者單位:61035部隊)
(《解放軍報》2016年07月05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