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才能在對手的刺激下變得更強。”面對記者采訪,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事演習藍方指揮所指揮員、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支隊長盧飛云坦言,此番扮演“狼”的角色,由他率領的鄭州艦將成為中俄混編艦艇編隊的“磨刀石”——藍方指揮艦。

  我軍新型導彈驅逐艦鄭州艦可謂“明星”艦,入列僅半年時間,就作為中方指揮艦,參加了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近幾年,鄭州艦參加了多項重大演習任務,在實戰化訓練中錘煉出一身金剛鐵骨。而這一次,鄭州艦二度參加中俄“海上聯合”軍演,只不過戰場角色由“紅方”變為“藍方”。

  明天將奔赴海戰場,大戰前夜,記者在鄭州艦上看到,各個艙室戰位,官兵們已披堅執銳、摩厲以須……那勁頭,猶如戰士猛臂拉弓、引而待發。

  是夜,鄭州艦會議室召開會議,藍方編隊指揮所對向聯合導演部匯報的決心方案進行再研究、再消化。偌大的海圖旁,曾隨艦參加“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的參謀馬方梁說,與以往中俄“海上聯合”演習不同,此次鄭州艦是演習中真實存在的戰場對手,將進一步考驗中俄海軍之間的協同應對水平。

  “烈火煉真金,從濃濃硝煙味才能品出中俄兩國海軍深度互信的真味道。”曾以不同身份參加過多次“海上聯合”系列演習的盧飛云認為,首次以“背靠背”紅藍對抗方式組織展開,說明經過歷次演習錘煉,中俄兩國海軍之間的聯合協同越來越密切,軍事互信程度不斷加深。

  作為“磨刀石”,鄭州艦針對紅方海上演練科目,已經制訂出多套襲擾對抗方案,勢必進一步提升中俄海軍聯合防衛能力。

  戰斗將更加緊張,對抗將更加激烈,對指揮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在中俄聯演中雙方啟用的指揮信息系統將堪此大任。

  “指揮命令的傳遞將更加準確高效,目標態勢少了口傳、標繪環節,指揮作戰效能也將更加明顯……”信號班班長姜永剛告訴記者,這套專門研發的指揮信息系統可同時使用中文和俄語,還吸收借鑒了近年來實戰化訓練中的一些經驗成果,用起來非常方便快捷。

  偽裝、欺騙、對抗,這是藍方籌劃方案和戰術動作中的關鍵詞。奇招、險招、猛招,卻讓盧飛云與參謀們反復思量。“我們的目的就是讓紅方猝不及防、意料不到!”盧飛云說。

  采取哪種方式襲擾、什么時間襲擾、轟炸機的火力范圍是多少?如何對紅方水面艦艇實施打擊,是包抄還是佯動,地面火力與空中火力如何配合……

  未來幾天“背靠背”帶來的不確定性將使演習更加撲朔迷離。沒有兩把刷子,豈敢示人?沒有深度互信,哪能放手一搏?

  “戰爭是一場迷霧”,這是西方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觀點。夜色漸暗,軍艦明天就將啟航,可以想見,未來的海上戰場,雙方官兵必將在聯手破解這場迷霧中,碰撞出又一曲中俄兩軍聯合互信的交響樂。(陳國全 張旗)

大戰前夜探“藍營”

圖文簡介

作為“磨刀石”,鄭州艦針對紅方海上演練科目,已經制訂出多套襲擾對抗方案,勢必進一步提升中俄海軍聯合防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