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特朗普派了新上任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出來走動了。這是馬蒂斯上任后的第一次出訪,他選擇了先到韓國,再去日本。

  馬蒂斯2月2日到韓國后,走訪了駐韓美軍司令部,聽取了駐韓美軍司令有關朝鮮半島安保形勢的報告,和韓國代理總統黃教安、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進行了會談。2月3日,又和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舉行了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的首次兩國防長會談。

  這一系列的視察、走訪和會談有什么成果呢?首先,美國給韓國吃了一顆“定心丸”,承諾以前定下的事,該怎么著還怎么著,特朗普政府會繼續強化韓美同盟關系。另外,強調朝核威脅對美國安全是最重要的威脅。第三就是為了應對朝鮮威脅,確認雙方爭取在今年年內部署和啟動“薩德”。

  剛和韓國談完“薩德”的馬蒂斯3日下午馬不停蹄地飛抵日本。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首相安倍晉三、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外相岸田文雄、防衛大臣稻田朋美輪番上陣和馬蒂斯會談,創下了日本接待美國防長的最高待遇紀錄。

  這一系列會談又有什么成果呢?首先,美國給日本打了一劑“強心針”。“日美同盟是永久性的,將繼續作為基石存在下去”,雙方確認繼續強化日美同盟;然后,重申給日本提供核保護傘,也就是說日本不用搞什么核武器,美國給它提供核保護傘;另外,確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這也是引起關注最多的一點;最后是確認了朝鮮的核武器和導彈的威脅,并對中國的軍事活動表示了關切。

  關于日本,主要要掌握“變與不變”。奧巴馬時期的對日政策,基本上沒有變。美日關系、美韓關系、軍事同盟關系,包括軍事的部署等也沒有變化。而美日關系變化的地方,主要是應對朝鮮半島危機,部署“薩德”。所謂應對朝鮮半島危機只是一個借口,主要是借此部署“薩德”。日本、韓國、阿拉斯加、關島部署的“薩德”連成網,來對付中國的導彈,這才是它的核心。還有一個重點是督促日本增加防衛費,以承擔更多的駐日美軍軍費。

  除此之外,目前,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對奧巴馬戰略東移、60%的艦艇和飛機部署在亞太、在亞太的所有軍事行動都以震懾中國為主要目的等等,這些做出一些調整,但是大方向不會變,有可能會更加和緩一些。

  美國要挾日本承擔更多的駐日美軍費用,日本防衛費需求就會增大,自然需要增加防衛費總額,這樣就會突破防衛費占國內生產總值1%的限額。估計安倍在2月10日訪美時,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美國的出價是100%都讓日本負擔,然而日本已經負擔75%了,雙方討價還價的余地并不大,但是美國可能會要求日本增加防衛費。

  即便是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后,防衛費連年增長也都控制在1%之內。可是,特朗普政府上來之后,強調美國優先,各人自掃門前雪,不要妄想讓美國當冤大頭,所以一上來就退出TPP,美墨邊境高筑墻,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禁止入境,把國家間簽協議當成他家公司簽合同。面對特朗普的要求,安倍一副壓力頗大的樣子,誰知心里是不是想著順勢突破1%限額呢?

  其實,在東京的記者會上,馬蒂斯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前,我們一點也沒有看見任何重大軍事行動的必要。我們需要做的,是竭盡所能,透過外交努力,嘗試妥善解決、維持溝通管道暢通。依照這個方針,我們的軍事立場應作為支援外交的一環,但現在沒有必要進行軍事調動或類似行為,最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6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針對馬蒂斯的這段話,發言人陸慷表示:“我們也主張有關問題由有關直接當事方通過外交途徑去解決、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去管控分歧,所以這是值得肯定的。”

  當然,我們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希望有什么事情大家都能坐下來好好談,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去管控分歧,但是,我們反對美韓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立場非常明確,從未改變,也不會變化。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更是不容篡改的歷史事實。所以,請記住,任何談判都是有底線的。(來源:科技日報)

張召忠:美新防長首訪韓日賣的什么“藥”

圖文簡介

美國要挾日本承擔更多的駐日美軍費用,日本防衛費需求就會增大,自然需要增加防衛費總額,這樣就會突破防衛費占國內生產總值1%的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