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院長周蒙滔教授領銜完成的項目“重癥急性胰腺炎救治難點關鍵技術突破與應用”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是我國醫學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該項目之所以獲獎是由于其圍繞早期多臟器功能衰竭(MODS)、后期胰腺壞死繼發感染這兩個病死高峰展開研究,創建了“主動預防”“搶先治療”“精準化救治”的綜合防治體系,患者病死率由20%下降至4.6%,繼發細菌感染率從40%下降至5%,患者治療期住院時間從平均40多天縮短至20余天,醫療費用降低一半甚至更多。

重癥胰腺炎病程存在兩次病死高峰。第一次發生在發病后1周,由胰腺壞死導致全身出現過度炎癥反應,最終發生多器官衰竭致死。這類死亡占胰腺炎總死亡64.9%,胰腺壞死從啟動到徹底壞死僅10天時間。周蒙滔說,“這10天就成為治療的窗口期。”

研究團隊創建了“SAP-MODS綜合防治體系”,根據疾病進程,從源頭上控制胰腺壞死、全過程主動預防過度炎癥反應、建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科學預判體系。

研究團隊還以區域動脈灌注法取代傳統的靜脈輸液,將導管插至胰腺供應動脈給藥,讓藥物“直搗黃龍”克服了頑固的“血胰屏障”。

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治療,出現壞死繼發感染后,就進行開腹手術,但多次手術,手術費用高,大部分患者死于治療的過程中。針對第二次病死高峰救治難點,研究團隊將防治策略由傳統“治療為主”轉變為“預防為主,兼顧防治”,提出“減少胰腺壞死—中藥疏通胃腸道防菌群易位—早期腸內營養—區域動脈灌注抗生素進行局部殺菌”四聯預防策略,研究出“強控壞死”“早期營養”“防菌移位”“局部殺菌”等系列治療方案。(記者 李禾)

急性胰腺炎病人有福了——高病死“魔咒”破解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