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濃,困倦、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這一系列癥狀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然而,如果老年人和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出現這些類似“春困”的現象,則應提高警惕,這很有可能是中風發病的征兆。據市二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和蒞介紹,近段時間,醫院急診收治的中風病人有明顯上升趨勢。
春困?中風?兩者區別大
春困是一種季節變化時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但并不是所有的發困、打瞌睡都是正常的,李和蒞提醒,嗜睡、精力不濟不僅僅是春困的表現,還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癥狀。如果中老年人和一些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在春季也頻繁出現打呵欠等類似“春困”的現象,就應提高警惕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發病的前兆。而中風在發病前一周左右,也 會因大腦缺血、缺氧而頻繁出現打呵欠的現象。
如何區分“春困”與腦中風前兆呢?據了解,腦中風患者在發病之前,除了會有類似“春困”的現象外還會出現以下癥狀:
一、突然出現一眼或雙眼短暫發黑或視力模糊的情況,常感到眼前有東西旋轉。也有的患者會出現兩眼結膜(眼白處)的微血管曲張,一側或雙側眼皮不停地抽動。
二、突然出現一側手、腳或面部發麻(木),并伴有肢體無力,走路時頭重腳輕等癥狀。
三、突然出現舌頭不靈,說話不清,甚至語無倫次等情況。也有的患者會出現張口費力,吞咽食物困難,咀嚼食物時牙關發緊等癥狀。
四、突然出現眩暈,且常伴有惡心嘔吐,心慌出汗等癥狀。還有的患者會出現鼻孔出血,口角不自主地流涎,上嘴唇抽搐或麻木等情況。
五、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時間的神志不清。還有的患者會感到頭昏腦脹,神志恍惚,甚至突然失去記憶力和鑒別力。
慢性疾病易混淆“春困”
除了中風外,嗜睡癥、慢性疾病復發也會被誤認為是“春困”。嗜睡癥主要有發作性睡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等,以發作性睡病最常見。發作性睡病患者往往是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眠發作,會在1至2分鐘內就進入夢鄉。一旦出現嗜睡癥狀,應立即就醫,且要注意檢查和治療可能引起嗜睡的原發疾病。慢性病復發也會出現與春困混淆的癥狀,這是因為春天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易舊病復發,血壓或者血糖的升高,同樣會引發頭昏眼花等并發癥狀,建議這類患者定期復查。
當中老年人及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等腦中風的高發人群出現類似“春困”的現象并伴有上述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切不可把這些腦中風的前兆當作“春困”而失去警惕,否則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記者 余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