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肺移植中心昨天正式成立。未來,該中心將構建呼吸疾病從早期預防干預到終末期治療的全程醫療體系。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間質、肺血管及胸膜腔,當慢阻肺、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彌漫性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疾病發展至嚴重階段,患者會出現呼吸循環不全和衰竭。當前,呼吸系統疾病正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群眾的健康。

“如果按系統劃分,呼吸系統疾病占據人體各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之首、死亡率之首和疾病負擔之首。當前,肺移植是惟一徹底的終極治療手段。然而,在臟器移植中,肺移植又是各臟器移植中難度最高的一項技術,必須要有呼吸學科等多學科群的強大支撐。”中日友好醫院院長、我國呼吸學科帶頭人王辰院士說。

此次成立肺移植中心,王辰專門邀請了著名肺移植專家、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加盟。記者了解到,去年,全國共有肺移植病例204例,其中無錫就占了136例,陳靜瑜領銜的胸外科肺移植團隊,是目前國內最有經驗也是最高水平的團隊,與中日友好醫院強大的呼吸學科合作后,未來,雙方將共同開展規模性肺移植。

據介紹,肺移植中心由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胸外科、專業化肺移植科等內外科團隊組成,其中囊括了我國呼吸學科與肺移植有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如肺纖維化專家代華平、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專家翟振國、慢阻肺專家楊汀、哮喘專家林江濤、感染專家曹彬、呼吸危重癥專家詹慶元、煙草病學專家肖丹,以及我國中醫呼吸領域惟一的國醫大師晁恩祥教授等。該中心的外科團隊顧問則是我國首例肺移植手術的完成人、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教授。

在昨天的肺移植中心成立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去年我國進行了4000多例的器官移植手術,其中肺移植手術只有204例。目前,我國在肺移植方面并不是供體不足的問題,而是存在大量的器官浪費,缺少像陳靜瑜教授這樣技術精湛的醫生。”他表示,隨著我國肺移植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將挽救更多終末期呼吸疾病患者的生命。(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