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去按摩,揉揉背、捶捶肩后立即感覺輕松不少,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按摩。日前,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珠海的老張在一次盲人按摩后,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癱瘓等癥狀,該院骨外科主任沈慧勇教授提醒,合并發育性椎管狹窄的脊髓型頸椎病切忌按摩。

今年年初,老張覺得背部酸痛,便在家附近找了家中醫診所針灸,針灸治療后癥狀減輕,但沒有完全消除,后聽同事介紹說附近有一家盲人按摩還可以,就去從腳到脖子享受盲人師傅的“馬殺雞”,按摩完后覺得舒服些,但凌晨兩三點,覺得腰腿痛,他沒當回事,吃了片止痛藥繼續入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八九點,老張覺得疼痛越來越難以忍受了,便去中醫診所要求針灸,中醫師檢查后建議去大醫院看。結果,還沒有來得及到醫院,老張的腳便已經不聽使喚,后被轉送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沈慧勇為其檢查后診斷為“脊髓損傷不全癱”并手術治療。現在腳能夠自動抬起,病情有所好轉。

沈慧勇介紹說,頸椎病發病原因復雜,有的頸椎病不適合或根本不能按摩,如果不清楚具體的頸椎病況就盲目按摩,或者選擇不專業的個人或醫療機構進行按摩,很可能會加重頸椎損傷,甚至造成癱瘓。他已經收到過好幾個類似的病人。因為頸椎病有一個病變基礎,椎間盤的突出,骨刺、韌帶的鈣化,會引起椎管容積的減少、神經逃避空間的減少。有的時候神經受壓已經到達一個臨界值,病人往往事前不知道,一些沒有經驗的按摩師一按摩,頭轉兩下,病人就癱了。

沈慧勇提醒說,脊髓型頸椎病,尤其是合并發育性椎管狹窄的,都切忌按摩。如果病人平時有四肢麻木,尤其是下肢酸軟無力,走路有踩棉花感,身體的軀干有束帶感,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而且這些病人坐車還要特別小心,要把自己固定好,否則一個急剎車,早已病變了的椎間盤錯位脫落,就癱瘓了。頸椎病的分型比較多,對于大眾來說癥狀都比較相似,難以辨別,非專業的個人也難以判斷,因此,如果發現肩頸腰背不適,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去找按摩師,應該及早到正規醫院尋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朱素穎 )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主任 沈慧勇

“馬殺雞”竟致癱瘓?有的頸椎病不能按摩治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