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都市人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受到月經不調的困擾,而因月經不調引起的備孕女性受孕難問題,也正在被更多人所關注。面對月經不調,女性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中醫:以內養外重調節
中醫將月經不調稱之為“月經前后諸病”,認為女性月經不調是由內、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所以治療時也應根據患者的內、外因進行結合治療。
從病因上講,情緒異常、飲食結構不合理、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引起女性月經不調。北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小崗說:“如果一個人長期精神壓抑、神經緊張,或者當她遭受重大的精神刺激,都很可能導致其月經不調。”另外,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的營養元素不足或者不均衡,過度節食導致機體能量下降,激素水平紊亂,也會對月經產生影響。尤其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過度飲酒、熬夜、喜吃涼性或辛辣食物,也都有可能造成月經不調。“今天有一位患者就是因為在月經前期滑雪受涼導致了月經不調,可見外界環境對女性月經也會造成一定影響。”王小崗說,女性在月經前后應盡量避免外界刺激,注意放松心情、輕松飲食,避免寒涼。
而從內因上講,中醫將月經不調分為虛證(以腎虛為主)和實證(以氣滯血瘀寒凝為主)兩種。對于虛證患者來說,王小崗稱此類人群平時可以吃一些中成藥和湯藥,對自身起到一個補氣養陰的作用。但是務必要對證下藥,否則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會非常理想。“每一種中成藥里的各個計量成分都有可以商榷的地方,像逍遙丸和加味逍遙丸這兩種藥盡管名字相似,也都同屬于同一大藥物分類,但是它們在成分上卻差了兩種藥物成分,正因為這一點點差別,導致這兩種藥的療效也是不一樣的。”王小崗直言,即便某兩個人月經不調的各個表現癥狀非常相似,但是給患者A開的藥方,卻并不一定適合患者B。
西醫:走好“止血、調經、促排卵”三步曲
從西醫學上講,以女性月經來潮第一天開始算起,23天至35天的月經周期都可視為正常情況。在此期間,女性的月經總量應為20毫升至60毫升。
“一般在治療月經不調之前,我們首先要排除患者器質性病變及異常妊娠的可能,當這些問題排除以后,我們再來治療月經失調。”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齊偉宏告訴記者,如果女性月經不調,他們一般從“止血、調整月經周期、促排卵”三步對其進行調理性治療。
對于月經量大的患者,醫生一般會采用止血治療。齊偉宏說:“對于更年期女性,我們一般會建議其進行診斷性刮宮治療,這個操作的好處是可以把患者的子宮內膜全部刮掉,控制其出血量;并可以獲得病理診斷除外子宮內膜病變;而對于青春期女性和備孕期女性,則可以采用激素調節的方法,在醫生的指導下輔以避孕藥進行治療。”
對于月經周期不穩的情況,則需采取調整周期的治療方案。“我們一般會采用避孕藥或雌孕激素來調節女性月經周期,其實避孕藥的成分就是雌孕激素,但是避孕藥內含有的雌孕激素含量會明顯低于單一劑量的雌孕激素,所以采用哪種治療方案還需因人而異。”齊偉宏提示稱,上文中提及的避孕藥與緊急避孕藥不同,患者需注意區分。
對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齡期女性,如果一旦月經不調,則需要服用促排卵藥物來調整月經周期。不過,女性輸卵管通暢,伴侶精液正常是采用這種治療方案的前提。齊偉宏強調說,促排卵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否則會有嚴重的用藥風險。(
記者 劉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