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情緒頻繁在兩個極端里穿梭,一段時間極其高興,一段時間又心情低落到谷底。有人說,他們躁狂起來的時候是個詩人,而抑郁起來的時候又是個哲學家,他們多才多藝,很多搞藝術(shù)的名人就是如此。然而,在心理醫(yī)生的眼中,他們是病人,患的是一種名叫“雙相情感障礙”的心理疾病。

“其實這是種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有2%,但目前大家對該病的識別率還很低,尤其是該病多起病在青春期,往往會被家長誤認為青春期叛逆來處理。”杭州市一醫(y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謝健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專訪時說。

不久前,他的門診里來了一位15歲的小姑娘,孩子穿著一身肥大的校服,是被媽媽連拖帶拽硬拉進診室的,之后,她就坐在一邊生悶氣,無論問什么都不開口說話。

“醫(yī)生,這孩子從小到大都挺讓人省心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可自從去年下半年上了初二開始,她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一點也不聽話,整天跟我們大人對著干,在學校里也不專心學習,成績是一落千丈,我們說她兩句吧,還大發(fā)脾氣,搞離家出走。”母親無奈地跟醫(yī)生說,他們也曾去咨詢過學校里的心理輔導老師,說只是青春期叛逆而已,可正常的叛逆有這么嚴重嗎?

聽媽媽說,這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小姑娘干出了許多出格的事情。她的情緒陰晴不定,有時非常不高興,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覺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想不通的時候就用刀割自己的手腕自殺。但有的時候又表現(xiàn)得很高興,亢奮得出去抽煙、喝酒,甚至還跟人家發(fā)生了性行為……

一個才15歲的初二女生,難道她的一生要毀在所謂的“青春期叛逆”里嗎?謝健主任說:“類似的小病人我在門診中遇到太多太多了,真的是太可惜了,如果他們的家長能早點意識到他們的孩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是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是更嚴重的心理疾病,并能早點找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幫助的話,這些孩子也不至于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錯事來。”

因此,謝健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們,如果你們的孩子出現(xiàn)極端的情緒問題,并且已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等社會功能時,很可能已患上心理疾病,應(yīng)盡快找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以免延誤治療。(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穎穎)

一會抑郁一會亢奮 可能是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