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國人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前五位(地區不同,發病率稍有差異)。慢性肝病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目前仍以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為主,但近年來因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癌在減少,其他慢性肝病所致的肝癌不容忽視。
下列癥狀提示有肝病風險
據南京市第二醫院楊永峰介紹,除病毒性肝炎外,其他常見的慢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等,其中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達20%左右,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調查顯示脂肪肝已是肝癌的主要病因。這些慢性肝病如不重視,日積月累也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等終末期肝病。
因此,慢性肝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對肝癌的預防意義重大,然而肝臟有很強的代償功能,臨床過程可能不典型或隱匿,發病初期可能無任何臨床表現,或表現為乏力、倦怠、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常常會被當“胃腸病”治療。那么有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患上了肝病,從而盡早正確診療呢?
楊永峰介紹,肝病有一定的潛伏期,特別是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也常被忽略,以致延誤治療時機。如果能在早期自我發現,不但能及時治療,也可以減少傳染他人的風險。
雖然肝病的早期癥狀較隱匿,但仍有蛛絲馬跡可循,總結肝臟疾病有以下幾大臨床表現:如全身乏力、疲倦、皮膚瘙癢等;消化道癥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腹痛等;皮膚癥狀有膚色黃、眼黃、小便黃等。有的人會出現水腫,雙下肢水腫、腹水、肝區隱痛、脹痛等不適。還有的人有出血傾向,鼻出血、皮膚黏膜瘀斑、消化道出血、黑便等。此外,健康體檢中發現異常指標。如肝功能指標中的轉氨酶、膽紅素、蛋白、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膽堿酯酶等任何一項指標出現異常;血常規發現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降低;B超發現肝臟、膽囊、脾臟等的異常或腹水。
有二成肝病找不到“原因”
一般而言,肝病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比較常見的甲肝、乙肝、丙肝等屬于感染性肝病,這類疾病占到整體的80%,可通過血液檢測確診,診斷起來較為簡單。楊永峰說,但臨床上常常會遇到一些患者,表現為急性或慢性的肝功能損傷,或是B超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肝臟異常甚至肝硬化,但是把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全查一遍也找不到原因。
臨床上,把上述情況稱之為“不明原因”肝病。雖然診斷困難,但通過詳細檢查,大部分患者還是能最終得以確診,總結起來,這些“不明原因”的肝損傷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1、代謝性肝病。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很多物質代謝紊亂,如銅、鐵、卟啉、氨基酸、尿素、糖、果糖、乳糖、脂蛋白和脂質、膽紅素、膽汁酸等的代謝異常,都和肝病相關。曾有一名19歲的少女查出肝硬化,四處求醫都沒有明確診斷。后經基因檢測和肝穿刺病理檢查,查出是肝豆狀核變性,經過排銅治療,病情得到改善。
2、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約占人群的10%-30%,不加以控制會導致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的醫學定義是肝組織脂肪含量超過5%。令人意外的是,現如今脂肪肝已不是胖子們的“專利”,在脂肪肝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體重是正常的。楊永峰介紹,研究顯示,脂肪肝與代謝綜合征有一定相關性,除此之外,運動量少、向心性肥胖也都可能導致脂肪肝,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易被人忽視,男子腰圍超過2尺7,女性腰圍超過2尺4便要引起注意。
3、遺傳性肝病。是遺傳因素造成的肝臟異常,如先天性肝纖維化、先天性膽道閉鎖、Carilo病、Aligille綜合征等。遺傳性肝病多見于兒童,常表現為發育及結構上的異常,需注意的是,并非只有兒童才有遺傳性肝病,部分不典型病例在青年或中年時期才發作,如先天性肝纖維化就有56歲才診斷的報道。
4、自身免疫性肝病。楊永峰說,機體的免疫系統的作用是抵御“外敵”入侵,但在免疫系統紊亂時,卻會“敵我不分”,把正常細胞組織也作為“敵人”去清除,就會造成自身免疫性肝病。除了遺傳性的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在臨床也越來越多見。曾有一名女性患者平時生活規律,不熬夜也不飲酒,但最近半年食欲不好,臉色發黃,臉上長痘痘,轉氨酶是正常值的十幾倍。經過詳細檢查,被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對35歲至60歲的女性情有獨鐘,初期癥狀并不明顯,只是略有皮膚瘙癢、進食油膩食物不消化、腹脹乏力疲憊等特征,它最終會進展為肝硬化。
5、其他系統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臟。很多其他系統的疾病會影響到肝臟,如膽道疾病、胰腺疾病、心衰等會引起肝臟損傷;很多全身性疾病,如結節病、淀粉樣變性、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病、淋巴瘤等,也可以有肝臟累及。
正確診治,揪出肝病元兇
對于感染性肝病,通過簡單的抽血化驗即可診斷,對于不明原因的非感染性肝病,必要時可在超聲引導下肝穿刺以進行肝臟病理檢查。很多人一聽到穿刺就退縮了,其實這種檢查非常安全,自動穿刺針幾秒鐘就能完成檢查,基本不引起并發癥。但肝臟病理檢查并不像腫瘤病理檢查那樣有一套精確的標準,因此,接受肝穿刺并不意味著能夠立刻查明病因,很多情況下,是將范圍縮窄以便于更精細地檢查。
南京市第二醫院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82例“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根據他們的臨床特征,通過血液檢查、病理檢查、影像檢查、基因檢測等手段的綜合應用,最終有71名患者得以確診,確診率86.6%。
楊永峰提醒市民朋友,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常少熬夜、少飲酒、多運動、多保暖,注意愛肝、護肝。有慢性肝病家族史者,或有肥胖、飲酒、患其他系統慢性疾病等危險因素者,要定期做肝臟方面檢查,在日常健康體檢中也應把肝臟相關項目列為必查。在肝癌的“早發現、早診斷”中,慢性肝病的患者要定期體檢,通過B超、CT、MRI、腫瘤標志物等檢查,及時發現肝癌。對于已確診的肝癌,最重要的措施是早期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外科手術、介入、藥物等多學科綜合治療,對于未轉移的肝癌,很多患者治療后可獲得較高的5年以上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