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會雜志》曾刊登過一篇報道:20多年來,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檢查數據顯示,這些發現了的腫瘤如果放任不治療,有時會致命,但許多小瘤子或者說小的癌癥病灶,在未被檢查出來,或未告知本人的情況下,如果放任不管,卻不會帶來什么問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會自動停止生長或萎縮,甚至消失了。

北歐的研究者用基因探針做探索性檢查,研究女性乳腺隨著增齡而發生的變化,結果發現,20歲左右女性的乳腺經常是干干凈凈的,沒有變異細胞。到了30歲左右,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細胞,也是蛻變細胞,有時比例可能很高,甚至高達30%左右。到了40歲,有40%左右的女士中可以見到變異細胞,50歲則接近50%。但是,60歲以后這個比例開始下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女性發展成乳腺癌癥,大多數變異細胞回歸正常或自然萎縮了……這些例子都說明一個事實:癌癥是可能長期穩定地“呆在”身體里的,或者即便已經出現癥狀,但仍然可以存活。

對于癌癥的這些現象,可以做出的科學解釋是:癌細胞是自身細胞的蛻變,用遺傳學家的話來說,它是細胞及機體在適應各種變異及壓力時而發生的變化而已。它的生長是呈“鐘擺樣”效應的,擺動的一方是細胞可以促使細胞往變異、蛻變,往“壞孩子”方向走;另一方則是向“好孩子”方向走,細胞一定程度地回歸正常,后者就會自愈。

癌細胞是自身細胞的蛻變:當細胞回歸,癌癥也能不治而愈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