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賀婧怡)

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腦卒中(俗稱“中風”)的中年男性患者,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景英朝判斷其為急性顱內大血管閉塞,立即為患者施行了顱內大血管閉塞血管內開通術(俗稱“拉栓術”),用不到30分鐘時間,就把患者從生死線上搶救過來了。

據統計,惠州每年新發腦卒中的人數約為8000人,現存的腦卒中人數為3萬余人,每年因腦卒中而死亡人數達5000余人。更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來,中風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平均發病年齡從55歲提前到45歲。

  1 拉栓術救了中風男子的命

中風的中年男子是由外院救護車送到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當時他已經昏迷不醒,無法交流,并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有經驗的臨床醫生都明白,這位患者的情況不容樂觀,事實上,在被抬上救護車以前,該男子已經被當地醫院下發了病危通知單,這意味著,他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當時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景英朝剛剛結束了他當天的第3臺手術,都是由急診通道送來的危急重癥患者,為此他已經連續工作了近18個小時。結束了一整天的忙碌,他正準備休息時,電話來了——正是這名中風患者。

患者需要緊急救助,景英朝二話不說就立即動身趕到了現場。結合患者入院前的CT檢查結果,景英朝認為患者很可能為急性顱內大血管閉塞。從病歷上看,這位中年男子長期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癥,既往有腦卒中病史,這些都是導致這場險情的高危因素。

據介紹,顱內大血管即顱內基底動脈,向人的腦干供血,而腦干就如人體內的生命中樞即人體的“司令部”,一旦基底動脈閉塞,患者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心跳、呼吸停止的狀況。對于這種情況,時間就是生命,該院通過專門設置的“腦卒中綠色通道”,緊急將患者直接送進了手術室。

另一邊,景英朝也已經做好了手術準備。這是他當天的第4臺手術了。景英朝要做的,是把血栓從患者閉塞的腦動脈中取出來,在他的專業里,這叫“顱內大血管閉塞血管內開通術”,也就是俗稱的“拉栓術”。

“拉栓術”需要借助支架,但支架如何植入血管內成了難題。在手術過程中,景英朝發現這位患者的基底動脈完全閉塞,未見側支循環。景英朝介紹道,正常情況的顱腦神經分布猶如樹枝一般,走向復雜,要記住全部位置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把血管比喻成向大腦輸送養分的“道路”,那么為患者開通血管的難度,就在于準確判斷出原血管的行走路徑,在“道路”已經看不到的情況下,這就像在黑暗中摸黑走路,需要憑借經驗才能在迷宮似的路上找到出口。

大腦內的“道路”沒有固定的走向,找到栓塞的正確道路卻只有一條,如果不小心進入了較小的血管神經,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必須保證一次就成功。

手術的難度還在于,由于顱腦的血管漂浮在腦脊液中,沒有肌肉支撐,處于一種“懸浮”的狀態,動作必須小心翼翼,這增加了取栓的難度。

最終,景英朝采用了一根細若發絲的導線,通過支架技術,把所有血栓從閉塞的腦動脈中直接取出來了。從手術開始到開通血管,過程不到30分鐘。

經過搶救,這位中年男子從中風的生死線上逃脫了。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稱,該患者正在康復中。

  2 不良生活方式令中風患者趨向年輕化

據悉,像上述病例一樣的手術,從2012年順利開展顱內大血管閉塞血管內開通術開始,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至今已成功完成了50多例。景英朝說,患者術后的恢復除了受到手術成功與否的影響,還取決于患者腦缺血的時間,本身的耐受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景英朝介紹道,有些中老年人由于平日不注重健康管理,長期高血壓也不以為意,中風了才來看醫生,導致中風的死亡率和致殘率都比較高。同時,他表示,近些年來,中風還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據了解,急性腦血管疾病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類。其中,腦出血多發生在白天活動時,如情緒激動、大量飲酒、過度勞累等。發病前少數人有頭暈、頭痛等先兆癥狀,病人突然暈倒,迅速出現昏迷,面色潮紅、口眼歪斜、目光呆滯、言語不利、偏癱、小便失禁等,部分病人還會出現噴射狀嘔吐。

與之相對,缺血性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小動脈梗塞等)一般多發生在睡眠或安靜狀態下,病人常出現頭痛、頭暈、肢體發麻、沉重感或不同程度的癱瘓。

根據衛生部2008年發布的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結果,腦血管病成為我國城鄉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占死亡總數的22.45%。據統計,惠州每年新發腦卒中的人數約為8000人,現存的腦卒中人數為3萬余人,每年因腦卒中而死亡人數達5000余人。

2014年在惠州市范圍內開展的腦卒中篩查與防治統計結果顯示,惠州市腦卒中的發病率為116/10萬,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以60—70歲人群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此外,根據上述調查結果,腦卒中發病還呈現年輕化趨向,平均發病年齡從55歲提前到45歲。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李才明認為,腦卒中年輕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腦卒中風險因素向年輕群體蔓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李才明接診的腦卒中患者中,最年輕的僅有14歲。與中老年人群體的發病情況不同,該患者發病的原因是身體基因缺陷導致的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

在每年新發的腦卒中患者中,75%的腦卒中幸存者中都會留下偏癱、失語等后遺癥,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出現重殘,這對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家庭乃至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李才明告訴記者,導致腦卒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病因;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心臟病,也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這些明顯的病癥,腦卒中也可能由一些難以被察覺的“小問題”引發,包括動靜脈畸形、血液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甚至還有外傷和炎癥都可能導致腦卒中初次發作或復發,這些因素和病癥被合稱為“卒中危險因素”。其中,其中高齡(大于60歲)、種族、性別、腦卒中家族史等,為不可控制的危險因素。而在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之中,根據2014年開展的腦卒中篩查與防治,高血壓已經成為惠州市范圍內腦卒中最常見而又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李才明提醒道,由于腦血管疾病大多起病急,發展快,病情重,且家中發生居多,若搶救不及時或措施不當,病情很快惡化,危及生命。

據李才明介紹,腦卒中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嘔吐、眩暈、一側肢體和面部的感覺異常或無力、口角流涎(流口水)、說話不清或聽不懂別人說話、一側或雙眼視力突然喪失或模糊、頭暈或走路不穩,同時伴隨出現意識障礙或抽搐。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對患者給予適當、及時的家庭現場急救,對提高治愈率、減少致殘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3 中風后服用安宮牛黃丸應遵醫囑

許多中風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是,中風后應配合服用安宮牛黃丸,對此,李才明表示,并非所有的中風患者都適用安宮牛黃丸,服用前應咨詢醫生。

安宮牛黃丸的說明書上如是描述其適應癥——“本品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癥候者”,由此可見,安宮牛黃丸對于部分中風昏迷患者確有療效。但李才明提醒道,對于不同原因引發的中風,安宮牛黃丸的療效有顯著差異。

李才明告訴記者,安宮牛黃丸中的牛黃和牛角等中藥材主要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對于腦卒中發病以后出現的昏迷、發高燒、痰多等情況,服用安宮牛黃丸可以緩解病人的癥狀。然而,對于本身氣血虛虧的中風病人,服用安宮牛黃丸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導致病人更加虛弱,延緩身體恢復的進度。“所以,中風以后到底能不能吃安宮牛黃丸,還得先問問醫生”,李才明說。

此外,安宮牛黃丸的服用方法也需特別注意。如今,隨著保健意識的增強,不少中老年人試圖通過服用安宮牛黃丸以防止發生中風,李才明告訴記者,安宮牛黃丸不能作為中風的預防用藥,日常服用安宮牛黃丸并不能降低中風發生的風險。李才明介紹道,安宮牛黃丸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對于腦部可以起到復蘇和保護的作用,其正確服用方法應是在中風發病后立即服用一粒,此外,在恢復階段,應每天服用一粒;但李才明同時提醒,一般來說不建議連續服用3粒以上,如果服用后癥狀未見緩解,應及時就醫咨詢。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安宮牛黃丸有許多種,價格從1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區別主要在于成分及份量,市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購買。

“八項注意”防中風

腦卒中具有高發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特點,因此,腦卒中的防治尤為重要。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李才明告訴記者,要防治腦卒中,應做好以下8個方面:

1.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頭號危險因素,如果有高血壓,務必與醫生商量,使其得到控制。至少半年或每年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人群更要經常量。如果測量發現血壓的上值(收縮壓)經常高于140毫米汞柱或下值(舒張壓)經常高于90毫米汞柱,應咨詢醫生,一旦醫生確認有高血壓,會建議患者進行有規律的運動鍛煉,開出控制血壓的藥物,以及提出飲食上的注意事項。

2.治療房顫

如在體檢中發現患有心房顫動(房顫),應及早治療。房顫可使血液聚集在心臟腔室中,因而易形成血栓,引發心源性腦栓塞。醫生可通過把脈、心臟聽診、心電圖檢查來確定。確認有房顫后,醫生會開藥以減少患卒中的危險,患者應堅持服用,不能因無自覺不適就自行停藥。

3.戒煙

吸煙使腦卒中的危險增加一倍,研究表明,戒煙后卒中的危險性即開始下降,五年后得腦卒中的危險性就會恢復到不吸煙人群的水平。

4.限酒

喝酒要適可而止,酒精可能會和正在服用的預防腦卒中藥物發生作用,影響藥效。

5.控制膽固醇

驗血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高膽固醇可通過增加患心臟病,間接地升高患卒中的危險性。降低高膽固醇可以減少患缺血性卒中的危險。輕度膽固醇升高可通過減少飲食脂肪和運動就能控制,中、高度升高則需加用藥物治療。膽固醇水平正常或偏低的人,不要低脂飲食和服降脂藥。低脂和營養不良者,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脂肪和維生素,可減少腦出血的危險。

6.控制血糖

糖尿病意味著更高的腦卒中危險,因此應定期驗血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如果血糖過高應加以控制,大多數糖尿病可以通過注意飲食得到控制。

7.運動

要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花30分鐘,進行輕快的散步、慢跑、騎車、游泳或其它活動,從而改善健康狀況,同時減少腦卒中的發生概率。

8.限鹽

低鹽意味著低鈉,對于高血壓來說減少飲食中的鈉至關重要,因為這可以降低血壓,從而降低腦卒中的危險性。(記者 廖鈺嫻 通訊員 鄭海燕)

中風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治療用藥應遵醫囑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