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早產兒出生后因肺部不成熟而出現呼吸衰竭,很多活不過48小時。其實,這種“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父母因為差幾千到一萬元治療費而放棄親生骨肉,令醫生感到惋惜痛心。近日,一個早產兒救助計劃在廣州正式啟動,給了這些孩子活下去的希望。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嬰兒出生后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教授介紹說,新生兒肺透明膜病主要見于早產兒,病死率較高,死亡多發生在出生后48小時內。如果患者能熬過72小時,隨著他們的肺成熟度增加,則大多能逐漸康復。目前,醫學界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的治療技術已經很成熟,出生后積極處理可治愈此病,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希望。
然而,有些父母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缺少了解,加上經濟條件拮據,就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機,甚至選擇放棄親生骨肉。
目前,全廣東有二十多家醫院參加這一項目,在廣州的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學中心。項目將根據醫院的建議,為每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患者提供1萬元資金資助,用于急救治療。(記者伍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