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多是“低頭族”或長期伏案工作,頸椎最受害,頸椎甚至成為都市“流行病”。昨日,廣東省中醫院頸椎病診療中心正式成立并開診,這是全國第一個頸椎病專病研究診療中心。同時開診的還有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同日,省中醫骨傷科門診整體搬遷至總院北區二樓。

省名中醫、省中醫骨傷科學科帶頭人林定坤指出,據相關調查,我國大約有7%~10%的人患有頸椎病,患者人群近1.5億人。據調查,30歲以上的人60%有頸椎病,40歲以上的80%有頸椎病。而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頑癥”中,頸椎病名列第二位。

以往頸椎病的易患人群多以職業特點劃分,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知識分子、外科醫生、教師、辦公人員、電腦操作員、設計師、繪畫員、縫紉工;頭頸部頻繁活動者,如抬頭觀察記錄儀表等工作;頸部易受傷的汽車司機等。不過,如今,頸椎病診療發現,除了頸椎退行性改變、頭頸部外傷、頸部炎癥等因素外,慢性勞損成為不可忽視的發病因素。

長期處于空調環境、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打游戲、經常使用電腦、習慣高枕頭睡覺、不恰當的運動或體育鍛煉可造成頸椎過度前屈,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長時間頸部僵直,肌肉痙攣;頸背肌肉受寒等。

頸椎病患者占一成小于20歲,這樣的數字讓人吃驚。林定坤教授指出,事實上,頸椎毛病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流行病”,省中醫臨床發現,頸椎有毛病的最小患者僅僅7歲。青少年患者多見的是不當姿勢,導致頸部肌肉長期勞損,出現肩頸痛。

專家釋疑:頸椎病該保守治療還是開刀?

頸椎病累及肌肉、血管、壓迫神經,可引起頸肩痛、手麻、頭暈、手笨、步行不穩,還可導致心慌失眠、胸悶眼花、胃疼、吞咽困難、聲嘶等64種病癥。省中醫大骨科主任、頸椎病診療中心主任林定坤教授強調,頸椎病早期防治非常重要,“平時應該避免長時間坐位、低頭工作,閑暇時可以做一下頸椎保健操來起到緩解頸椎疲勞的作用。要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并定期到醫院進行脊椎檢查?!?/p>

嚴重的頸椎病,治療起來相當困難,如脊髓壓迫出現手足笨拙、步態不穩,就提示是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了。這時,一般的保守治療無效,而且自然發展會變嚴重,需要手術治療。

為此,省中醫院專門建設了“頸椎病診療中心”,首創團隊式診療,目前正在研制制定與普通門診不同的掛號與診療收費。(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宋莉萍、李雪)

專家釋疑:頸椎病該保守治療還是開刀?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