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口腔種植技術的飛速發展,“即刻種植”、“一小時得牙”已成為一種趨勢。但是,是否每一位缺牙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即刻得牙”的福利呢?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李德華、劉艷指出,“即刻種牙”未必人人都適合。

我們知道,如果說種植牙像一棵樹,那么周圍的骨組織就像樹木賴以生存的土壤。樹木能否扎根,土壤是關鍵。要想即刻種牙,首先要看“土壤”是否健康。例如一名年輕人因外傷致使前牙缺失,這種情況下牙周骨質血運良好,無明顯感染。這是“即刻種植”最有利的環境。它可以有效保留前牙區的骨質,利于前牙修復的美觀,并且能減少患者缺牙時間。 但是有一些患者牙齒因齲壞或牙周炎反復感染,溢膿,牙齒周圍的“土壤”已經破壞嚴重,里面有許多不健康的肉芽組織和細菌。這種情況下進行“即拔即種”遠期效果并不看好。

要想即刻種牙,還要看“土壤”是否充足。例如嚴重的牙周炎患者,拔牙后骨頭吸收明顯呈凹坑狀,有的薄如刀刃狀,甚至一些骨壁區完全喪失。這種情況下,無論延期種植還是早期種植的難度和風險都很大,需審慎考慮。

再如一些后牙病例,人類的磨牙多是雙根牙或三根牙。像分叉的樹根一樣緊緊的扎根在牙槽骨內。所以磨牙拔除后是一個巨大的創口,而種植牙根即使是大直徑的種植體放入拔牙窩中,周圍仍有很大的空隙區。這就需要大量的骨粉填充間隙,才能獲得種植成功必要的“初期穩定性”。這樣手術的費用和風險都會增加很多。并且從時間規劃上來說,即刻種植由于骨粉的植入整個愈合周期也由原來的3個月增加為6-8個月。這與拔牙后3個月(此期間拔牙創內骨組織將自行愈合)后延期種植所用的時間是相當的。這樣看來,后牙區的即刻種植時間上并沒有優勢,并且費用和風險反而比延期種植更大。因此,并不值得推薦。

所以,“即刻種植”這一技術并不能因廣告的夸大宣傳而盲從。每一名患者都要從自己牙齒的實際情況出發,讓有經驗的醫生給出具體的指導,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種植方案,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牙齒,重現“彰顯個人魅力”的微笑。

“即刻種牙”未必人人都適合 患者需審慎考慮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