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我們在享受“冰爽”的同時,對身體健康會存在哪些隱患呢?為此,筆者采訪了有關專家,針對夏季如何健康飲用冷飲給出了合理建議。

專家表示,夏天來到,隨著氣溫越來越高,人們為了消暑,就會選擇喝冷飲,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宜吃冷飲,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如胃潰瘍、胃炎、消化不良患者不宜多吃冷飲,甚至應忌冷飲。因為機體的消化系統功能較差,吃冷飲后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加重病情。

此外,飯后不應馬上喝冷飲。飯后人體血液大多集中在胃等消化器官,如果馬上吃冷飲,胃部擴張的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會妨礙正常的消化過程。此外,冷水的刺激也會使胃腸道蠕動加快,影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另外,冷水還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中老年人一般消化功能減退,對冷飲的耐受性也有所降低,所以不應該大量吃冷飲,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需要提醒的是,快速、大量飲用冷飲,胃黏膜會受到損傷,從而減少胃液的分泌,直接損傷胃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體質比較寒的人,比如經期和產后的女性、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兒童和老年人,這類人群脾胃比較虛弱,又是陽虛的體質,不建議喝冷飲。此外,年輕人喝冷飲也要適量、分次、頻服,不要大口灌入。如大量飲用,不但抑制食欲,而且抑制消化功能,影響胃液的分泌。

專家建議,冷飲一般可選在飯后30分鐘或午睡后喝為宜,帶冰塊冷飲宜下午3點左右喝為好,此時人體陽氣最旺,不易傷害人體。每次要吃得適量,不要1次連續吃雪糕、冰棍超過2支;喝冷料每次以150毫升左右為宜,瓶裝飲料1次別超過半瓶。冷飲要“慢”喝,喝冷飲最好能細細品味,慢慢飲下,這樣對胃腸刺激較小。吃固態冰塊,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這樣才不會過猛刺激大腦血管、咽喉、呼吸道。大汗后別馬上喝冷飲剛外出歸家,或因活動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喝冷飲,否則易導致“汗閉”,極易引發中暑。冰箱不是保險箱,一般家庭冰箱無法有效起到殺滅某些病菌的效果。所以,冷飲買回最好盡快食用,在冰箱中放得過久,品質和安全性會降低。(記者 王文)

冷飲消暑有隱患 不能想吃就吃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