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吃菠菜,菠菜有股味兒;西紅柿太難吃了,黃瓜不好吃,蘑菇也不好吃……雞肉好吃,我想吃炸雞腿。”

最近,趙女士給山西晚報熱線打來電話,她家5歲兒子飛飛挑食得厲害,只愛吃肉類食物,尤其是雞肉,蔬菜幾乎不吃,怎么勸都沒辦法。趙女士不知道該怎么辦,想帶孩子去醫院看看,但飛飛的爺爺奶奶覺得不算什么大事,孩子愛吃什么吃什么就可以了。“我家孩子這種情況對長身體會不會有影響呢?”趙女士問。

孩子挑食,是很多家長的煩惱。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太原市一些市民,發現與趙女士有相同煩惱的家長還真不少。孩子為什么挑食?挑食到什么程度需要去醫院檢查?挑食對身體成長是否有影響?對于家長們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山西省兒童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朱玲。

  A 家長愁孩子只愛吃肉不愛吃菜

“每頓飯都是一場拉力戰。”趙女士這么形容兒子飛飛吃飯的場景。

飛飛今年5歲多,從小就不怎么喜歡吃蔬菜,素菜只有土豆愛吃,綠葉菜幾乎不碰。為了讓飛飛多吃點菜,趙女士沒少動腦筋。“包餃子時,把芹菜榨汁和進餃子皮里,但這孩子把餃子皮弄破,只吃餡兒。后來,我們就在餃子餡兒里多放點菜,孩子能單獨挑出來肉吃。”趙女士說,做菜只要有點兒肉,飛飛就只吃肉,菜碰也不碰,多勸幾句,也只吃一半口。如果都做素菜,飛飛就鬧脾氣,用勺子亂戳碗里的菜,弄爛了就不吃了,要吃肉。

有次趙女士生氣了,飛飛不吃素菜,就讓他餓著。結果飛飛餓了兩頓,哭鬧了半天。后來,飛飛的爺爺奶奶實在心疼得不行,趕緊給做了一桌子肉哄著,才結束了這場哭鬧。“現在,飛飛跟著爺爺奶奶在萬柏林那邊上幼兒園,只有周末接回來,挑食更是變本加厲,幾乎一點兒素的都不吃。”趙女士想帶兒子去醫院看看,但飛飛的爺爺奶奶覺得小孩子都挑食,不是啥大毛病,長大自然就好了,不愿意讓孩子去醫院。

最近,向山西日報熱線詢問怎么對付孩子挑食的還有石女士。石女士家6歲的女兒挑食讓家長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女兒在她奶奶家長大,快上學才接到太原。這接回來,才發現女兒挑食得厲害,愛吃羊肉、牛肉、魚肉,不吃雞肉、豬肉。蔬菜除了西紅柿都不好好吃。在她奶奶家,老人們慣得孩子要吃什么就給做什么,回來了特別難糾正,說得嚴重了就鬧脾氣。”石女士為此很發愁,不知道怎么才能讓孩子多吃些蔬菜。

B 挑食算是個大毛病嗎 家長們說法不一

孩子挑食這個毛病,很多家長并不陌生。這算是個大毛病嗎,家長們怎么看?

記者隨機采訪了12名家長,其中孩子最小的兩歲多,大的14歲。有5名家長明確認為自己孩子挑食,還有3名家長覺得孩子只是有一兩樣不吃的食物,沒有挑食那么嚴重。

太原市市民張女士兒子兩歲多,小家伙也是愛吃肉,不怎么愛吃菜。“也不是固定哪種菜不吃,可能今天不吃這個,明天不吃那個,整體上偏愛吃肉。”每到吃飯時,除了盡量做孩子愛吃的,張女士得頓頓勸孩子多吃蔬菜,“就告訴他,多吃菜能長高個兒。”

14歲孩子的家長劉先生說,他家兒子從小最愛吃雞肉,其他肉類一般喜歡,最不愛吃菜。“孩子從小打球,運動量大,愛吃肉我們也沒覺得是個事兒,反正愛吃就給買給做。”現在,劉先生家兒子個頭1.8米,身材勻稱,“唯一不好就是缺B族維生素。他雙手老是起皮,我們去檢查才知道,醫生說與飲食習慣也有關。”

對于孩子挑食,家長們最擔心的莫過于影響孩子身體發育。趙女士說,前幾天她和小區的幾個家長聊天,說起孩子挑食,其中一個家長說,是因為嬰兒時期添加輔食不當引起,得看醫生。“我家孩子挑食的這個程度,也不知道是不是該去下醫院。”趙女士說。

6日,記者來到山西省兒童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朱玲告訴記者,挑食是不良飲食行為中的一種。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在全國做過調查,其中太原地區有挑食行為的孩子大約在20%。這個數據不算高,但也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C 輔食添加不當是引起挑食的一大原因

朱玲副主任醫師對家長們比較集中的疑問做了回答。

挑食是天生的嗎?引起挑食的原因有哪些?

朱玲告訴記者,雖然一些孩子的表現都是不愛吃飯,或者有偏好,但引起的原因各不同。

通常,嬰兒6個月后就開始逐漸添加輔食。“輔食添加不當,是引起挑食的一大原因。輔食添加的質地是逐漸轉換的,開始是泥糊狀食物,7個月后逐漸過渡到顆粒狀食物。”朱玲說,比如將蔬菜做成碎菜,就是顆粒狀。現實中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消化不良,泥糊狀的輔食添加時間長,這會導致孩子咀嚼功能受到影響。當孩子長大后,便會導致挑食偏食的行為,例如,不喜歡吃蔬菜。

另外,輔食添加影響孩子后天飲食習慣,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蔬菜的纖維長,不適合做輔食,但家長添加進了輔食,導致孩子吃的時候卡住喉嚨,孩子會留下印象,以后就不愿意吃這種食物。

此外,孩子挑食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與家庭飲食習慣相關,就是家長可能挑食。“家長不吃某樣食物,平時做飯時就很少給孩子做,或者家長平時會說哪種食物味道不好,這樣孩子就會記住。”朱玲說,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而孩子缺少某種營養素,或者家長制作的食物品種單一,色香味較差,也是導致孩子挑食的輔助原因。

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孩子挑食都是愛吃肉。朱玲說,這是由于肉類中脂肪多,能增加膳食的美味程度。不過,生活中也有孩子不愛吃肉,只愛吃菜,這種情況,通常與家庭飲食習慣有關,父母可能也偏愛素食。

D 孩子挑食到什么程度就得重視?

是不是孩子只要有不吃的菜就應該引起重視?孩子挑食到哪種情況,需要到醫院檢查或者干預治療呢?

朱玲說,對于挑食,家長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有一兩樣蔬菜不吃,覺得不得了,會導致營養缺失。而有些家長則覺得挑食是小毛病,孩子愛吃啥吃啥就行。“孩子挑食是飲食行為問題中的一種,需要家長引起重視。”至于具體挑食程度,朱玲認為,如果孩子因為過敏,或者不習慣某些特殊味道,只是拒絕少數品種食物,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但如果孩子拒絕某一類食物,比如綠色蔬菜類,或者只吃一種肉類等,就需要家長重視了。

針對孩子挑食的問題,能否給出一些建議?朱玲說,孩子雖然表現出的都是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但實際問題可能并不一樣。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兒童飲食行為問題的調查研究顯示,孩子飲食行為問題大概可以分為:胃口差、對某種食物特別偏好、不良進食習慣、父母過度關心、害怕進食、潛在疾病狀態幾種不同類型。所以,孩子如果挑食嚴重的話,建議到醫院就診,醫生要先確認孩子飲食行為發生的原因,之后根據不同問題提供專業的行為指導。

另外,朱玲建議,在孩子幼兒及學齡前期時,如果發現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問題,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孩子年齡越大,調整飲食問題就越困難。

家長們擔心孩子挑食,主要還是擔心挑食給孩子的身體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朱玲告訴記者,孩子挑食的情況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總結來說,孩子多數愛吃肉不愛吃菜,會導致孩子膳食纖維、各種維生素等的缺乏,并因此對孩子身體造成一定影響。

深色蔬菜中富含β胡蘿卜素,有些孩子不愛吃深色蔬菜,身體缺乏會導致抵抗力降低。有些孩子缺乏B族維生素,容易引發皮炎,也容易感到疲勞。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貧血,影響智力發展。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還能幫助鐵吸收。缺乏維生素C,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嚴重缺乏可引起壞血病。“只有飲食均衡,才能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家長們應該重視,在平時給孩子做飯時,就可以注意膳食的平衡搭配。”朱玲說。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挑食,雖然沒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但是在家也會采取一些辦法。朱玲對此進行了點評。

賈女士:我家孩子3歲半,說不上挑食,但也是這頓不吃這個菜,下頓不吃那個菜的。對這種情況,我當時不會說孩子,怕加深孩子的印象。等過段時間,我覺得他不記得了,就再做菜上桌。孩子不注意就會吃。偶爾說一次好吃,我就經常重復做給他吃,孩子就被“洗腦”了,以后再做這種菜也會吃。

朱玲:這種做法很好。小孩子通常沒有個固定主意,可能對某種食物不喜歡只是當下的反應。這時家長不要指責,一是沒有什么用,另外還會強化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的印象。

趙女士:我看網上一些家長會把蔬菜和水果放一起榨汁給孩子喝,或者把蔬菜榨汁和進餃子皮里讓孩子吃。

朱玲:榨汁并不是特別好的方法。蔬菜和水果榨汁,雖然維生素可能還存在,但是會破壞水果和蔬菜里的膳食纖維。

張女士:讓孩子吃菜主要靠哄。會跟孩子說,這個菜特別好吃,那個菜能長個兒。現在孩子兩歲多,有點挑食,但不嚴重。有時他喜歡哪個動畫人物,你告訴他這個動畫人物也喜歡吃這種菜,或者他的小伙伴就喜歡吃這種菜,他多少都能聽進去一些。

朱玲:這種方法也比較可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對孩子好好吃飯有很大作用。(記者馮戎)

孩子挑食 主要責任在家長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