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2.7億人受到過敏性疾病困擾,但大部分人對該病缺乏了解。在47%患有過敏性疾病的人群中,僅有13%的人去醫院對病癥進行過確診?!?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北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常建民提醒, “不把過敏當病治,忍一忍就過去了”等判斷誤區甚至自我診斷,會耽誤有效治療、加重病情。

夏季是皮膚過敏高發期

常建民大夫說,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稱為過敏原,以吸入式、食入式以及接觸性過敏原為主。但過敏成因復雜, 除常見外界因素外, 遺傳因素亦不容忽視,因此到醫院進行特定的檢測,才能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治療。

根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的研究,全球約有22%的人口患有過敏性疾病。在美國,過敏更是位列第六大疾病。確認自己的過敏原并避免與之接觸是預防過敏反復發作的第一步。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并進行有效專業的治療,是抵抗過敏的關鍵所在。

常建民大夫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一半以上的皮膚病都和過敏有關,發病率最高的是蕁麻疹,其次是濕疹。夏季天氣炎熱,是皮膚過敏的高發期。

陽光食物蚊蟲都易引發過敏

過敏性皮膚病的病種非常多,發病的機制也很復雜,夏季最易引發過敏的危險因素有:

接觸性皮炎:夏天衣物較薄,與外界物質接觸較為直接,最容易發生接觸性皮炎,患者會感覺皮膚瘙癢。過敏原可以是輸液時使用的膠帶,也可能是腰帶上的鎳金屬扣。

食物引發的皮炎:在引發皮炎的水果中,排行第一的是芒果,第二是荔枝。

光化性皮炎:也就是對陽光過敏,一曬太陽就起紅疹,甚至皮膚化膿結痂。

化學物質引發的皮炎:如染發、文眉后等導致的過敏性皮膚病。

海蜇皮炎:一般是在海里游泳時不小心碰到海蜇,表現為皮膚紅斑且有水泡,看似像被鞭子抽了一下,嚴重過敏反應可能會導致死亡。

蚊蟲叮咬引發的皮炎:夏季蚊蟲肆虐,被叮咬后皮膚馬上變得紅腫、瘙癢甚至化膿。過敏性體質還可能引發全身過敏反應,出現風團樣皮疹,嚴重者眼瞼、口唇還出現明顯水腫。

藥物過敏反應:藥物導致的過敏性皮膚病讓患者皮膚出現瘙癢,例如磺胺藥導致的過敏就不少?;前匪幬锟咕V較廣,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眼部感染等都可用,患者服藥后過敏反應癥狀一般為皮膚某一固定地方出現形狀規則的皮疹,停藥后會慢慢自行消退,但下次再服用磺胺藥品,過敏反應會重新出現。

按時吃藥、適當忌口加鍛煉

常建民大夫提醒,針對過敏性疾病,目前主要使用的藥品為抗組胺藥物。

組胺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是一種活性胺化合物,可以影響許多細胞的反應,包括過敏、炎性反應等。我們常說的抗過敏藥物,主要是指抗組胺藥物。

市場上的口服抗組胺藥物主要分兩代,相較于第一代,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品具有較輕的中樞鎮靜作用,較少引發嗜睡等反應,對工作和學習影響較小。常見的第二代抗組胺類藥物包括氯雷他定、咪唑斯汀、西替利嗪等。

抗組胺藥物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抑制腺體分泌,達到控制癥狀的目的。雖然抗組胺藥物暫時解決了過敏癥狀,但是過敏發生的基礎沒有改變,所以抗組胺藥物治療即使一時好了,可能還會反復發作。常建民大夫建議過敏性疾病患者除了小心過敏原、正規治療外,平時要少吃辛辣少喝酒,同時,堅持鍛煉,減少過敏的發生。(張小杰)

又到皮膚過敏高發期 夏天如何防皮膚過敏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