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氣濕熱,腳病本就高發,但我們經常看到有不少老人為圖涼快光著腳丫,忽略對腳的保養。俗話說“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夏季泡腳好處多多,不僅能預防腳病,祛除暑濕,還能緩解頭昏頭痛、腹脹腹瀉、咳嗽感冒,以及讓老年人的血壓趨于平穩。

很多人在冬天有泡腳的習慣,但到了夏天,就常用涼水一沖了事,再加上貪涼,吃寒涼食物,直吹電扇、空調等,寒邪和夏季的濕氣容易一起郁積于體內。如果不及時祛除,會影響人的內臟,引起胃疼、腹瀉、腰腿疼等。醫學研究表明,腳離心臟最遠,供血最差,腳的脂肪層薄,保溫差,所以腳掌皮膚溫度最低,極易受寒。另外,腳上的感覺神經末梢受涼后,正常運轉的血管組織會收縮,時間長了會導致血管擴張功能失調,誘發肢端動脈痙攣、關節炎和風濕性疾病等。因此,老人夏天要注意對腳的防護,不要隨便光著腳到處走,也不要讓腳在冰涼的水里泡著,而是要用熱水泡腳。

那么,在夏季泡腳有什么好處呢?據了解,腳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這是因為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當用溫水泡腳時,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除了可以祛除寒濕外,對于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的頭昏頭痛、失眠、腹瀉、腹脹、食欲低下等老年人常見病癥,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的尿頻、尿痛等疾病,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若再能與全身調理相配合,便可防止秋燥傷陰、傷肺。

臨床發現,對于老年人的咳嗽和高血壓,堅持泡腳都有一定好處。中醫講“上病下治”。泡腳時可以促使血液由上往下走,因此血壓也容易平穩。

雖然泡腳對當季常見病、多發病效果不錯,但也要注意根據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泡腳時間。比如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地添加熱水,持續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其實,泡腳水溫以40℃為宜,泡腳時間為20~30分鐘,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除熱水泡腳外,老年人還可以嘗試中藥熱足浴。可先將醫生開的中藥進行煎煮,然后兌上水,按普通熱足浴的方法進行,對身體的保健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飯后不要立即泡腳,以免影響消化;有燒傷、膿瘡、水痘、麻疹或足部外傷的人,不適合泡腳。(廖秀芬)

夏季泡腳養生好 祛濕防病樣樣行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