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有濕,因為天氣本身就潮濕悶熱,特別是七八月份,在中醫里叫“長夏”,由脾所主,是濕氣最重的季節。

濕是中醫獨有的概念,它和自然界中濕的性質很相近:有濕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黏膩的感覺,比如舌苔很膩,身體覺得沉重,不爽快,甚至頭都是蒙蒙的,中醫形容“頭重如裹”,意思是頭部好像被濕布裹著一樣,發沉,發蒙,胃口不好,大便也是黏膩不成形的,皮膚還可以出疹子,而且這種疹子會有少量滲出物,總之也是濕乎乎的……這些在中醫里都會診斷為“濕”。

簡單一點講,中醫的濕就是沒有及時代謝出去的廢物,是停留在體內的“臟東西”,可以是過高的血脂,過高的血糖,過高的尿酸,以及入侵身體的各種微生物。這些東西好比“垃圾”,能否及時清理決定于“清潔工”是不是給力,這個“清潔工”就是中醫說的“脾氣”,中醫也因此將脾和長夏這個濕氣最重的季節聯系在一起。

中醫的脾氣就是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所以,只要這個人功能不足,是脾虛的,他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有濕,甚至就是個濕重的體質,所以,所有不以健脾為基礎的祛濕、除濕、利濕,都是空談!

能祛濕的中成藥有:藿香正氣水、二陳丸、木香順氣丸、香砂養胃丸、香砂六君子丸、二妙丸。

夏季濕氣重 哪些中成藥能幫你健康度夏?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