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肉堿譜能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早期預測效能。這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林旭研究員和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吳家睿研究員、曾嶸研究員團隊共同合作的成果。相關研究論文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糖尿病領域權威刊物《糖尿病護理》上。

有研究表明,因線粒體脂質過載、大量脂肪酸不完全氧化而導致的線粒體應激,可能是造成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肉堿在線粒體脂肪代謝中起到重要作用,酰基肉堿作為肉堿代謝的中間產物,在動物研究中能反映早期的脂肪酸氧化失衡和線粒體應激狀況。然而,酰基肉堿譜是否能夠預測2型糖尿病發生仍不清楚。

在中國老齡人口營養健康狀況研究前瞻性追蹤隊列樣本庫基礎上,科研人員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對該項目2103名志愿者的血漿酰基肉堿譜進行了檢測,共檢測到34種游離肉堿和酰基肉堿。統計分析發現,血漿特定酰基肉堿尤其是長鏈酰基肉堿,能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6年發病風險,并且獨立于體質指數(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多種已知的傳統風險因素。(記者胡德榮)

最新研究成果: 酰基肉堿譜可預測糖尿病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