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對能量物質(糖類、脂肪酸等)的總體需求量減少,這是因為老年人體力活動減少,能量消耗下降和基礎代謝率降低之故。

然而,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量并無明顯減少。因此,在老年人的食譜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稍加限制,而對蛋白質則要稍加放寬一些。

眾所周知,牛奶、雞蛋、瘦肉、魚、蝦和大豆及豆制品都是高蛋白食物,且多為優質蛋白,可為機體提供必須氨基酸,參與細胞構成和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如果老年人能將這些食物合理搭配,每日補充蛋白質60~80克,是不會引起蛋白質缺乏的。但如果由于某些因素,如罹患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和腦血管病時則需要限制飲食。然而,許多老年人對限制什么并不清楚,結果把蛋白質食物也給嚴格限制了。再如,有些老年人對“飲食清淡”這句話理解不夠準確,誤認為清淡飲食就是指不吃肉,不沾葷腥,甚至連牛奶都不敢喝,雞蛋也不敢吃,只是吃點豆腐,這些都會造成老年人體內蛋白質不足。

一旦發生蛋白營養不良,老年人就會有以下幾點現象:

①消瘦、無力、少語、懶動、精神不佳;

②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呈現咳嗽、咳痰、腹痛、腹瀉等癥狀;

③傷口不易愈合,骨折愈復期延長。

因此,人到老年莫要隨意忌口,而要積極做到食物多樣和葷素搭配,以保證營養全面。

人到老年莫要隨意忌口 蛋白質必不可少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