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出汗時要出汗

這個夏天特別熱,出汗似乎成了每天習以為常的事。養生專家提醒,出汗也有學問。長時間依賴空調,該出汗時不出汗,會引起“熱傷風”;但如果常常汗流浹背,也有損心氣,使人體虛。適度微汗,汗出而不淋漓,才是最有利健康的“養生汗”。

出門坐空調車、進屋開足空調;左手冰鎮西瓜,右手冰可樂,是眼下不少人的避暑之法。這種看似涼爽舒適的空調生活其實會埋下隱患,特別是過分貪涼、長時間吹空調或依賴冰鎮食品的人,很容易導致風寒濕邪不知不覺侵入身體。時間一久,頭暈、惡心、乏力、身重、疼痛,甚者咳嗽、流涕、畏寒發熱等“熱傷風”癥狀,就會接踵而至。

中醫將上述夏季的常見癥稱為“陰暑”。眼下,被各種“熱傷風”癥狀困擾的人很多,究其原因就是該出汗時沒有及時出汗。出汗,是人體消暑降溫、排出體內毒素的最佳方法。如果濕熱邪氣被困在體內無處散發,就會導致一系列不適。長期保持這種生活方式的人還有可能會患上閉汗癥,盡管烈日當空,旁人都汗流浹背,自己卻悶熱難耐滴汗不出。

大汗淋漓也會“傷心”

不出汗會憋出病,汗出得太多,也不利于養生保健。中醫理論認為,“汗為心之液",經常大汗淋漓會有損心氣。夏季本該是養護人體陽氣的最佳季節,汗液過分外泄則會導致人體陽氣過度耗損。特別是氣虛體質的人,在三伏天里更容易出汗。

黃芪是公認的補氣佳品,夏季經常大汗淋漓的人可用黃芪泡茶喝或煮粥。此外,取足三里穴,握拳輕扣兩百下,以略感酸脹為度,早晚各一次,也可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作用。

怎樣出汗才能養生?

出汗太少或過多都不利于健康,那怎樣出汗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呢?

對于長時間在空調房里工作生活的人,以下兩個時間是出汗排毒的最佳時間:一是清晨,在戶外空氣清新處快走或慢跑五六分鐘,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可驅除前一晚在空調環境里入眠所產生的寒氣;二是晚上,晚飯后外出散步20分鐘,至通體微微汗出,可消除白天空調所致之風寒。

大量運動雖然能排汗排毒,但如上文所說,出汗太猛也會讓人體虛。在家里洗個熱水浴,是既簡便又舒適的養生法。這里所說的熱水浴并不是普通的洗澡,而是要講究如下方法:背部是人體重要的經脈——督脈經循行的路線。洗浴時,從頸部的風府穴開始,沿著背部直到尾椎的長強穴,用熱水反復沖淋,有助于振奮體內郁閉的陽氣。老年人則可用熱水浸足20分鐘,然后搓熱雙手,摩擦腳底的涌泉穴,雙腳各200下。以上兩種方法都能使皮膚腠理開泄,微微汗出,有利于暑日養生。(孫哲)

專家提醒: 趁天熱 出點“養生汗”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