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帶來的并發癥。前天,由北京、上海等多地專家參加的2016年南京軍區糖尿病足高峰論壇現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11.6%,1億多糖尿病患者中約15%的糖尿病人有老繭、雞眼、下肢缺血等嚴重糖尿病足高發因素,其中有5%的病患最終因足潰瘍而需要截肢或下肢血管重建,截肢案例中有8%是踝關節以上的“大截肢”。

南京軍區糖尿病足治療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4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愛萍介紹,目前該院收治的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重癥足潰瘍病人,70張床位常年滿負荷運行,“盡管如此,我們每年也只能處治1000名左右的病患,按照目前我國患者需求,需要有500個我們這樣的醫院才能完全滿足需求,但現階段這樣的醫院不足15個。”王愛萍說,雖然我國各大醫院已經開始重視糖尿病的治療與預防,但對糖尿病足的救治尚無足夠的經驗和技術,往往是內分泌科看到足潰厲害轉至外科,外科看到病人血糖太高推至內分泌科,最終各科室都無法處理,“其實,對于這樣的病人,需要影像科、心臟科、內分泌科、外科等多科協作。”王愛萍表示。

“降低足潰風險,在于做好預防。”王愛萍告訴記者,該院今年4月正式開設預防門診,就是幫病人處理足部老繭、灰指甲、雞眼等引起足潰的高風險因素。

“不做糖尿病后備軍,關鍵在于少吃和多運動。”論壇上相關專家表示,少吃,除了要最后幾口飯不吃,還要少吃肥甘厚味,即不吃重油重口味和甜味。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每周5天以上,運動期間的心率必須達到“170減去年齡”的標準。(記者顧小萍 通訊員許靜文)

我國15%糖尿病人存在足潰高危因素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