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時間吃早餐”“我想減肥”“我不想起床吃早餐”……這些是不少人忽略早餐的借口。然而,專家提醒,不吃早餐可能會導致許多意想不到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胃炎、膽結石等。早餐必不可少,而且早餐的吃法也應該有所講究。

記者從汕頭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了解到,人的一天猶如四季,早上人體內陽氣處于最旺盛的狀態,陽氣化萬物,這個時候吸收能力最強。因此要保持吃早餐的習慣,而且應該盡量吃得營養均衡,多攝入五谷雜糧。

那么不吃早餐到底有什么危害?汕頭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林浩表示,“不吃早餐可能導致大腦因營養和能量不足,誘發低血糖,會使大腦出現障礙,產生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易疲勞等癥狀,甚至影響大腦功能,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尤其不利于正在發育的青少年身心發展。”

有人認為不吃早餐可以減少攝入的熱量起到減肥的作用,對此,林浩表示:“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早餐是每個人一天中最不容易轉變成脂肪的一餐。不吃早餐的人群,在吃午餐的時候勢必處于饑餓狀態,不知不覺就吃多了,久而久之極易造成脂肪堆積,導致肥胖,嚴重時還會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而引起便秘,長此以往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變。”

此外,記者了解到,不吃早餐還容易誘發更嚴重的疾病,如膽結石。由于人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特別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況下,膽囊收縮,膽固醇隨著膽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膽囊不收縮,長期下去就容易生膽結石。與此同時,還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因為人在睡眠過程中因呼吸、排尿等顯性或非顯性發汗,使水分大量丟失,致使血液粘稠、血流緩慢,血液中的血小板容易粘聚在一起,如果不吃早餐,再加上緊張的工作和學習,則易引起心臟的血流量不足,從而增加心臟病發生的幾率。(記者許曉婷 實習生許斯涵)

不吃早餐能減肥? 醫生稱長此以往小心疾病纏身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