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人們平常在家都穿著短衣短袖,居家做飯很容易發生燒燙傷。為此,陜西省人民醫院燒傷醫學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醫師孫要文提醒廣大市民,發生燒燙傷千萬不能采用涂抹牙膏、醬油等“土方”,有時往往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存在感染的風險。
涂牙膏治燙傷 反而更加嚴重
近日,又有一名燙傷患者李女士來到陜西省人民醫院就診。據介紹,那天李女士正在忙著給念小學的孩子做飯時,一不小心把正在燒水的不銹鋼水壺打翻在地,高溫的不銹鋼水壺壁擦到李女士的手掌,把她給燙傷了。
李女士想到網上一些治療燒燙傷的“土方”,涂抹牙膏能管用。于是就拿家中常用的牙膏涂抹在燙傷的部位,一開始確實減輕了一些疼痛,可事后燙傷部位一直不見好轉,皮膚越來越紅腫。李女士這才趕緊來到醫院看醫生。“早知道就不圖省事抹牙膏了,現在還得來醫院更受累。”李女士后悔不已。
盲信“土法子”
可能存在感染風險
其實,對于燙傷,民間的“土方”比比皆是,如涂牙膏、醬油、菜油、風油精等等,但孫要文指出:“這些都是沒有效果的,我都不建議。涂牙膏我們可以理解,這在當時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不建議使用。有時往往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存在感染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牙膏是用來刷牙的,并不是藥品。如果燙傷部位的皮膚受損就更容易受細菌感染。一旦創面感染就會影響創面愈合的過程,因此,防治創面感染也是治療燙傷的一個重要步驟,而牙膏本身就不是無菌的。
此外,牙膏有許多種,有的是酸性,有的是堿性,還有些含有很濃的刺激性。不分青紅皂白地將牙膏涂在創面上,還可能侵蝕創面、增加創面的損傷情況。再次,如果燙傷較重需要就醫,覆蓋在創口上的牙膏會掩蓋創面,使醫生無法立即確定創面的大小和深度,必須要先清洗再施救,這一過程費時費力,反而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緊急處理
最有效辦法是冷敷
針對燙傷,孫要文介紹,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冷敷。小面積的燒燙傷用自來水沖洗20-30分鐘即可。這樣可以降低燙傷局部的皮膚溫度,能夠盡量減少高溫對人體皮膚的持續損傷。而且能夠形成熱力對抗,對皮膚有止痛的作用,阻止進一步傷害皮膚。
那么,什么程度的燒燙傷需要到醫院就醫?孫要文建議,如果是輕微的燒燙傷,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如紅花油等等。但是如果發生大面積的燒燙傷,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就醫。“這個判斷的標準一個是起水泡。如果水泡較小,輕輕一碰就不疼了就不是很嚴重,如果水泡很大,一碰就很疼就需要盡快到醫院就醫。另一個就是燒燙傷面積大小,如果燒燙傷面積較大,類似于人的一個巴掌那么大,也要盡快看醫生,否則留久了就比較危險了”。(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