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歐美,我們能夠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患者還比較少”,在日前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阿斯利康無償援助的“因愛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項目”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徐兵河教授談到,有統計顯示,我國乳腺癌患者中能達到5年生存率的不到50%,相比歐美,這一數據還很低,門診中更多患者初診已是中晚期。

許多晚期乳腺癌患者因經濟原因無法得到持續的藥物治療,面臨著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所以提高早期篩查,關注乳腺癌很重要。

二三線城市篩查普及率低

“在美國大概有接近60%的乳腺癌患者是一期,日本、韓國也有大約一半左右的患者是在早期發現病情。而在國內,這一數據只有20%左右”。為什么早期病人比較少?徐兵河說,早期篩查開展還不是太普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一些乳腺癌的公益篩查行動,但群眾對疾病認識還不足,有一些偏遠地區農村還比較缺乏。更多患者到醫院時,已是中晚期,這也是導致我們乳腺癌治療整體效果比較差的原因。

發現病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徐兵河介紹,在國內來說,可手術的乳腺癌病人一期的可以達到90%以上的5年生存率,二期的也可以達到80%左右的5年生存率,病情發展到三期,只有40%-50%的5年生存率。

晚期高復發風險患者,可結合藥物卵巢去勢治療

內分泌治療是絕經前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療手段,所有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都適合內分泌治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胡夕春教授指出:晚期乳腺癌從目前的國內國際的循證醫學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的患者還是一個不可以治愈的疾病,也就是說現在用最好的藥,無論是內分泌治療、化療還是分子靶向治療都沒有辦法治療絕大多數的乳腺癌患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須考慮患者的生活質量,哪種藥物夠控制病情、副作用相對較輕,就應首選哪種藥。對于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來說除了化療以外,更重要的一個是內分泌治療,相比化療,它療效相當,安全性更好,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好。

徐兵河教授談到,一般絕經前晚期患者,有高復發風險,在藥物治療基礎上可結合卵巢去勢,去勢包括兩部分:一個是藥物去勢,一個是手術切除,還有一個放療,但已淘汰。藥物去勢是首選,因為具有可逆性。也就是停藥以后,卵巢功能會有一定恢復。對于早期手術后的病人,同時具有高復發危險因素,年齡比較輕大約35歲以下,淋巴結轉移數目比較多,還有其他的高危因素的病人,也可以選擇藥物性的卵巢功能去勢加上芳香化酶抑制劑進行治療,這是一個標準的治療之一。(記者李劼)

激素受體陽性患者適合內分泌治療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