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蘭州8月12日電 (郭頌霞)72歲的蘭州市民李大爺,是一位忠實的晨練愛好者,多年來養成每天5點就開始晨練的習慣。但平素身體健康的他一周前卻來到了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李彤大夫的診室尋求幫助。

強行鍛煉惹的禍

原來,由于持續的高溫天氣,加上老人最近有點煩心事,連著幾天夜里都沒休息好。但他還是堅持晨練,結果出現了心慌、氣短、胸悶及胸前區疼痛等癥狀。檢查后,發現李大爺心肌冠狀動脈灌注不足。雖然遵醫囑口服丹參滴丸又休息了兩天后癥狀就消失了,但李彤大夫對李大爺的建議是:晨練不能太早,一定要適度,身體不適應休息,不能強行堅持鍛煉,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無獨有偶,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老年人因為太早鍛煉發生的問題還真不少。甘肅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王玉珠至今記得多年前一個非常令人惋惜的病例:一位老人,早起鍛煉,倒著走。因為起得太早,頭暈摔倒了,最后因腦出血去世了。

結合最近遇到的病人,李彤大夫首先強調天天鍛煉并不科學。晨練也要視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千萬不要為了鍛煉而去鍛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例如有感冒、發燒等癥狀,或者一些疾病正處于急性期或者發病期,就應該避免進行晨練,前一天睡眠狀況不好的人,也不適合進行晨練。

晨練太早并不好

看來,晨練雖是好習慣,但過猶不及,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們確實不能“太勤奮”。李彤大夫在實際工作中接觸過許多老人,也糾正過很多與健康有關誤區。

“有些老人認為晨練就是越早越好,不少老年人習慣早起,一大早天還沒亮就出門鍛煉,還喜歡在綠色植物生長的地方晨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上6點前最不易擴散,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植物積存了大量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于6點,而且最好吃點有營養的食物。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老人,晨練活動之前最好先服用一些降血壓的藥物。晨練中也要注意適量補充水分。”李彤說。

“從中醫理論來講,太早鍛煉也并不好。凌晨3-4點是陰氣相對較重的時候,到早上7-8點,陽氣上升,才更加適合鍛煉身體。老年人視力、聽力等都會比較弱,應變能力也差,一定要等太陽出來再外出去鍛煉。”王玉珠主任說。

早醒后別急著出去

老人睡眠少,早上醒得早,這其實也是他們早早出門鍛煉身體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睡眠不好,鍛煉的效果不會好。王玉珠主任說,老年人要想身體好主要就是要吃好、睡好、排便好。

“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我們提倡老年人晚餐要吃好消化的,而且不要吃得過飽。晚飯后也盡量不要喝水,盡量提高夜間的睡眠質量。如果實在醒得太早了,也要慢慢起床。起來后可以在家里做些溫和的運動或者做點家務,不要急著出去。我的父母年紀也大了,我常常建議他們要慢下來。對于老年人來說,走路是最安全的鍛煉方式。”王玉珠說。

“我在門診和平時去基層做健康講座的時候都會告訴老人們,晨練有益不絕對。心率不齊、心慌心亂、腎功能不好、貧血和肝臟有問題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進行晨練,或者選擇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進行鍛煉。一周鍛煉4-5天,然后休息一兩天,使身體得到恢復和緩沖,這樣最為科學。”

老年人晨練越早越好?當心鍛煉不當適得其反!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