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唐容輝
最近廣州進入“蒸籠”狀態,白天最高氣溫有時達到37攝氏度以上,不少網友調侃“我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然而,使用不當的話,空調也“暗藏殺機”。長時間在空調房里生活、工作學習后,很多人開始出現鼻塞流涕、頭昏、打噴嚏、耳鳴、疲倦乏力、記憶力減退、皮膚發緊發干等癥狀。廣州有醫學專家表示,這些病癥是可以預防的,具體的做法包括避免溫差過大、注意通風等,特別是不要讓空調通風口的風直接對著人體吹。
吹空調出現不適的可能原因有4種
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身體好,吹多點空調沒問題。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唐容輝表示,空調吹太久了,每個人都有可能得病,只是因為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同,癥狀也有所差異。最普遍常見的癥狀就是畏冷不適、疲乏無力、鼻塞、咳嗽、容易感冒、四肢肌肉關節酸痛、腰痛、頭痛、皮膚干燥。
1.冷熱交替溫差大。這是身體感到不適的最大“元兇”。唐容輝提到,空調房里溫度較低,過冷的刺激會使血管急劇收縮,血流不通暢,使得胃腸運動減弱,從而出現一系列問題。如果室外溫度高達35攝氏度左右,空調室內溫度通常低到30攝氏度以下。從室外到空調房,再從空調房出到室外,還反復進出,身體感受到忽冷忽熱,調節體溫的植物神經系統難以適應,身體就容易出問題。
2.負離子減少。很多人待在空調房里辦公久了,就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的情況,這不僅是精神狀態問題,還跟空氣中的負離子減少有很大關系。唐容輝介紹說,空氣中的負離子又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可以使人精神振奮。在密閉的空調房中,負離子缺乏,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覺得空氣不新鮮。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時間辦公、學習、生活,你可能會感到胸悶、心慌、頭暈、全身無力,后果就是做事效率和健康狀況下降。
3.空氣不流通。大家經常說空調房里要通風,實際上能做到的人不是很多。為了保持涼爽的溫度,空調房里經常是保持封閉的,人們待在里面,不停呼吸排出二氧化碳,而室內的氧氣不斷消耗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會越來越高,空氣變得污濁。人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感到疲乏、頭昏。
4.空氣干燥。唐容輝表示,這樣干燥的環境會使皮膚干燥緊繃,容易影響呼吸道黏膜,導致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對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容易誘發急性病或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肺部感染。
學會幾招,嘆空調不得病
唐容輝表示,空調相關的病癥重在預防,平時稍微注意一些,就能在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時保持身體健康。尤其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和小孩,因為他們對溫度感覺比較差,體溫調節中樞也比較差,長時間吹空調更要注意。
防止溫差過大。空調溫度最好不要低于室外溫度7攝氏度,建議保持在26攝氏度到28攝氏度左右。從空調房出到室外時,應該先活動一下,讓身體“熱”一點,適應之后再到室外活動,在室內外“切換”時要有一個過渡階段。夜晚入睡前最好把空調設置睡眠狀態,睡覺時關閉空調更佳。
空調房要注意通風,經常開窗換氣,確保室內外空氣對流交換。一般每2-3小時就要開窗通風一次,避免空氣污染和負離子減少。嚴禁在空調環境中抽煙,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定期清洗空調濾網,最好是每周清洗一次,可大大減少細菌灰塵的污染。
不要讓空調通風口的風直接對著人體吹。因為這個位置空氣流速增加,會導致溫度下降3-4攝氏度。辦公桌和床都不能直接正對著空調,這一點在安裝空調時就需要考慮到。
要適當增添衣物,脖子、肩膀、膝蓋等容易受涼的部位尤其要注意保暖。如果進入空調的時候出了很多汗,一定要把汗水擦干,最好能換掉汗濕的衣物。
適當洗臉。在空調房待久了人的皮膚水分很容易流失,最好適當洗臉保濕,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適當運動。長時間坐辦公室吹空調的人要間歇起來活動一下,改善血液循環。下班回家能洗個溫水澡、按摩,適當運動有利于人體排汗,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助于增強免疫力。(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田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