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17日從西安市各大醫院了解到,持續的高溫天氣導致醫院急診科的中暑患者有所增多。
近期熱浪席卷古城,市民揮汗如雨迎戰高溫天,不少人因此被“熱暈”中暑,如果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醫生提醒,要避免午后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要多喝水,外出時可隨身攜帶清涼油等藥物。一旦中暑,要抓住半小時黃金救援時機,挽救生命確保健康。
黃金半小時救援最當緊
8月17日下午,記者在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了解到,前來就診的患者中,不少是因中暑引起不適。急診科主任魚軍表示,最近幾天出現的持續高溫,超過了人體的耐受程度,不少市民身體出現不適,中暑患者增多,輕者表現為頭暈、惡心、想吐、困乏無力,重度中暑者甚至會昏迷,這在醫學上也稱為熱射病。“8月15日下午,我們收治了一名熱射病患者,是62歲的女性,當日下午熱得暈倒在路邊。患者送來時,體溫為40.3℃,淺昏迷狀態。目前經過救治,患者病情已平穩。”魚軍說。
省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姜保周表示,高溫中暑常發人群多為高溫作業工人、露天作業工人、老年人、產婦和嬰兒。中暑必然發生在高溫的室內或室外環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溫條件下先將其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讓他(她)平躺,解開衣領,使其呼吸暢通。
西安市第四醫院急診科主任趙立群告訴記者,中暑要抓住半小時的黃金時機最為關鍵。一旦中暑,要迅速降溫,不管是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將患者搬運后首先就是為其進行降溫。因為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病死率與體溫過高及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如果降溫延遲,死亡率將會明顯增加。當患者脫離高溫環境后立即開始降溫,并持續監測體溫。使體溫迅速降至39℃以下,兩小時降至38℃為宜。一般用一盆涼水或少數稀釋過的酒精擦洗患者的頭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動脈血管方位,以達到降溫作用;也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運用藥物降溫。同時服用藿香正氣水解暑,緩解中暑癥狀。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況較嚴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壓其人中、合谷等穴位,盡快將其救醒。如以上的搶救措施沒有奏效,請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中暑警惕熱射病
趙立群說 ,中暑最怕熱射病即重癥中暑,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征。尤其要注意勞力型熱射病,這是由于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高強度體力運動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意識障礙、橫紋肌溶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肝損害、急性腎損害等多器官多系統損傷的極其嚴重的臨床綜合征。運動型中暑(EHS)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其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50%以上;常見于夏季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參訓的官兵和運動員。一旦確診熱射病,先期有效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有效治療的關鍵點,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溫度,二是血液凈化,三是防治DIC。(記者王超 王燕 實習生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