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夜生活豐富多彩,“熊貓眼”越來越多。對于黑眼圈,很多女性選擇用眼霜護理和彩妝遮蓋的方法。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醫科邱超平醫師推薦幾種利用醫學原理改善黑眼圈的方法。

黑眼圈分三種,你是哪種?

邱超平介紹,黑眼圈分三種:血管型(中國人多見)、色素型、陰影型。血管型主要是因為眼瞼皮膚薄,眼下血管暴露而使得眼周呈淡藍色或紫紅色;色素型是因為衰老、熬夜等原因,引起局部色素沉著,色素們手拉手,繞眼周幾十圈而成;陰影型則是因為衰老,局部少得可憐的皮下脂肪丟失或皮膚塌陷,因為角度而形成陰影。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長期慢性鼻炎,也會因為反復炎癥充血水腫,導致血管型黑眼圈。

對癥調理,才能事半功倍

知道自己屬于哪種黑眼圈,有針對性地調理才能事半功倍。邱超平介紹,針對不同類型的黑眼圈,當然有不同的調理方法。

首先,補充維生素是很好的方法,包括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等。口服也好,局部使用也好,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對于血管型黑眼圈的改善效果明顯。

其次,色素型的黑眼圈需要小心呵護,包括減少易引起色素沉著的原因如濕疹;另外,熬夜導致眼睛干澀,很多人習慣性地搓揉,也需要避免;當然能夠避免熬夜是改善色素型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熬夜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除了會引起黑眼圈外,還可能引起臉色暗黃。

對于陰影型黑眼圈的改善則要從皮膚的抗衰老、抗氧化入手,減少眼周細紋,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必殺技:熱敷&穴位按揉

還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適用于快速改善各種類型黑眼圈,那就是熱敷。熱敷能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減少局部肌肉的疲勞,減少色素沉著。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比如說趁著短暫的中午休息時間,或是晚上睡前十分鐘。用一個煮熟的雞蛋,剝殼稍微放涼之后熱敷眼周,對黑眼圈的消除,有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我們從小就學的眼保健操,可以對眼周的穴位進行刺激,包括四白穴、睛明穴、攢竹穴等等。這些穴位對眼部的保養其實非常有益處。目前,有多所中醫藥大學(包括北京及成都中醫藥大學等)的研究都證明:合理刺激眼周局部穴位,可以起到改善眼周血液循環、舒緩肌肉、減少色素沉著、緊致局部皮膚的作用。合理運用,就可以跟黑眼圈說拜拜啦。(陳輝 簡文楊)

踢走黑眼圈,不能單靠眼霜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