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營養高,味道香,這兩年夏天,它成了一道時髦的“野味”。
但在寧波,卻鮮有餐館能品嘗到,這可饞壞了寧波的吃貨們,有人為此專門托親友從外地捎帶些回來嘗鮮,比如鄞州區市民小張。
前兩天,他和幾位朋友約好一起品嘗這餐桌尤物,沒想到,知了還沒吃幾個,小張就被送到了浙江大學明州醫院醫院——出紅疹、嘔吐、胸悶,他過敏了。
吃了6只知了
小伙子差點送了命
小張今年30多歲,胖乎乎的,愛吃美食。
他早就聽說知了如果煎炸一下,十分美味,但寧波尋覓不到,工作忙又沒空遠行,每次想到,就饞得他流口水。
前些天,一位朋友從外地回來,知道他一直惦記,特意帶了一包油炸知了,外酥里嫩。小張高興極了,當天晚上,叫了幾個朋友一起來分享。
知了已經處理過了,一口下去,精瘦的肉,香噴噴的。幾個人邊吃邊聊,大約二十分鐘,有6只知了進了小張的肚子。
吃得高興的小張覺得有點不對勁,他臉上突然出現紅疹,接著惡心、嘔吐,還伴有頭暈、胸悶。
幾個朋友嚇壞了,會不會食物中毒了?大家趕緊把小張送到了明州醫院急診,剛到醫院,小張就昏迷了。
醫生檢查發現,他血壓下降、脈搏微弱,大小便失禁、全身浮腫,喉嚨也出現了水腫,隨時有窒息的可能,整體情況十分危急。
急診科醫生現場診斷,小張是蛋白質過敏性休克,立即對他進行了抗過敏治療,幸運的是因為就診及時,半小時后,他的血壓心率逐漸恢復了正常。
知了蛋白質豐富
過敏體質的人真得小心
好好的小張,怎么會突然出現蛋白質過敏性休克?
明州大學急診科醫生徐浩跟他溝通后了解到,之前小張就有海鮮過敏史。
徐浩說,知了的蛋白質含量十分豐富,被稱為食品中的“蛋白王”,過敏性體質人群將這些蛋白質攝入后,身體免疫系統可能會把它們當成入侵病原,便釋放出一種特異型免疫球蛋白E,這種物質與食物結合,生成許多化學物質,隨后人體就會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嘔吐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嚴重的會出現浮腫、休克,甚至死亡。
常見的蛋白質過敏源,還有海鮮、大豆、雞蛋、牛奶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過敏常發生在過敏性體質人群中,因為每種食物中的蛋白質細分種類不一樣,所以過敏人群會對其中一種或幾種過敏。
“這種過敏和攝取食物的量關系不大,就算攝入很少的量,也有引起嚴重過敏的風險,所以,一旦有某種食物過敏史,以后就要避免再接觸。”徐浩說,目前自然界中過敏源有上千種,暫時沒有過敏史的人群也不能太過掉以輕心,有可能是因為沒有接觸到過敏源,一旦出現食物過敏,要立即就診,千萬不能拖延耽擱。
一般過敏發生后,如果就診及時,經過醫生緊急治療,癥狀消失的會較快,“葡萄籽、維C和鈣鎂片被稱為‘過敏三劍客’,能糾正過敏癥狀,過敏人群可以多補充。”國家級營養師劉佳寧建議。(記者 李竹青 通訊員 姚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