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 劉華

雖然已過處暑,廣州仍溽熱難耐,空調、冷飲自是不可少,很多家庭的餐桌上常常可以見到綠豆、西瓜、冬瓜、薏米等解暑“圣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劉華提醒說,和成人不同,寶寶存在“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容易因為受涼或者吃冷的食物而出現感冒、咳嗽、胃口不好等情況,所以給寶寶解暑,不要忘記護脾。

解暑之時,莫忘護脾

劉華介紹,許多解暑食品以及涼茶往往具有寒涼的性質,寶寶脾胃功能薄弱,過多進食此類食物,會影響寶寶的吸收消化功能,出現胃口不好,肚子疼等情況,有些寶寶還會出現大便稀爛。因此,對于脾胃功能不好的寶寶,在解暑的同時,不能忽視護脾,可以選用五指毛桃、薏苡仁、淮山、白扁豆等煲湯或者做菜,如五指毛桃煲排骨,有健脾益氣除濕的功效。另外,家里在煲解暑湯水時,可以使用蔥、姜、蒜這些具有辛溫之性的食材,來制約解暑食品的寒涼之性。

戶外運動要選對時間

平時醫生經常強調多帶小孩做戶外活動,通過曬太陽和鍛煉促進鈣的吸收,但在高溫天氣里,過多的戶外活動反而是不適宜的。劉華解釋說,一來水分不足容易導致中暑、脫水;二來還可能被烤得“發燒”,患上熱感冒甚至誘發氣管炎、肺炎等嚴重問題。

天氣炎熱時,孩子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點以前或晚飯后,避免過強的陽光照射,并且最好以“散步”的形式,在太陽下呆10—15分鐘,再到樹陰下納涼、喝水。家長帶孩子做戶外活動,扇子、遮陽帽或遮陽傘、更換的衣服、擦汗的毛巾和充足的水是必不可少的。

不建議給寶寶穿背心

很多家長都以為小孩穿背心會更涼快,但現在無論坐車、去餐館、逛商場、上醫院,很多地方都有空調,穿背心反倒更容易受涼感冒。劉華提醒說,夏天孩子的衣著應偏重棉質、寬松,薄薄的短袖比小背心更適用;建議上衣過肩,褲子過膝。此外,孩子的汗腺特別發達,天熱出的汗也比大人要多。如果通風不好,尤其是穿的衣服不透氣不吸汗,出痱子就在所難免。痱子引起的瘙癢不但影響孩子的睡眠,因為忍不住搔抓,更可能導致皮膚感染。(記者陳輝 通訊員張秋霞 歐陽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