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對別人有用,對于自體的作用并不大?!敝麐D產科醫生龔曉明在微博發文《臍帶血保存,你該存不存》,引發了人們對如何處置臍帶血的關注。龔曉明大夫認為,花錢儲存臍帶血到自體庫里很浪費,自己用不上別人也無法用,建議將臍帶血捐到公共庫。
臍帶血并非“包治百病”
臍帶血,是產婦分娩時從臍靜脈中提取的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有人稱新生兒臍帶血可“治百病”,一些商家更以“給寶寶最珍貴的人生禮物”,“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不存未來后悔”等概念進行宣傳。
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簡稱北京市臍血庫)官方網站首頁寫道:在全球,臍帶血干細胞已被用于移植手術超過4萬例,治療疾病近80種。的確,臍帶血中含有能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各種類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貧血、骨髓發育不良癥候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等80多種疾病。自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首次提出將臍帶血用于干細胞移植后,曾經被視作廢物丟棄的臍帶血變廢為寶,全球在美國國立衛生院注冊與臍帶血相關的臨床研究已經近千項。
不過,近年來質疑臍帶血功能的聲音一直未斷。有人認為,臍帶血功能被夸大了,純粹是企業牟利行為。臍帶血并非“包治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說:“臍帶血之所以有用,是因為里面有造血干細胞,但它可治療的病種是有限的?!北本┚┒純和t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孫媛說:“在臍帶血可以醫治的80多種疾病中,北京市臍血庫臨床應用治療的疾病涉及37種,但遺傳性及先天性疾病患兒的臍帶血不能用于自體移植。”
白血病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血液病,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如果是先天性白血病,說明患兒本身基因存在問題,臍帶血不能糾正自身基因缺陷;后天因素導致的白血病,如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感染等所致的白血病,因自體臍帶血不存在基因缺陷,可通過臍帶血移植進行治療。
臍帶血自體使用率并不高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專門發布過“臍帶血使用指南”表明立場:在小孩出生后的20年內(臍帶血可以保存的年限),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極低,僅為0.0005%-0.04%。另外,每一個產婦的臍帶血大概就是50-80ml,提取出造血干細胞的量有限。一般來說,10歲以下的兒童比較適合用臍帶血干細胞移植,因為體重較輕。當然,我國也有臍帶血干細胞移植用于98公斤患者的成功案例,但用的是兩份他人的臍帶血移植,并非自體臍血。
臍帶血一般都是在醫院由醫生或助產士采集,再交由取血員送到臍血庫。目前,全國有7家合法執業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臍帶血庫分為接受捐贈臍帶血的公共庫和接受個人自費儲存的自體庫。北京市臍血庫始建于1996年,存放一份臍帶血造血干細胞,采集和檢測收費6800元,每年還收取凍存費980元。目前北京庫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20多萬份,自體庫用了15例,公共庫用了700多例。北京市臍血庫業務負責人鄧鉞表示,臍帶血儲存是新興行業,北京市臍血庫真正大量擴容在2004年左右,這些存臍帶血的孩子到現在最大也就10多歲,還沒到疾病高發期。
自存臍帶血因種種原因在關鍵時候用不上,那么,臍血庫能否幫助產婦辨別臍帶血是否帶有先天性疾病缺陷?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做基因檢測要萬元以上的費用,而臍帶血庫并不負擔這些花費。
“使用率這么低,花費這么高,還有必要存臍帶血嗎?”很多孕婦都有這樣的困惑。不過,也有不少“準媽媽”表示對于儲存臍帶血會認真考慮“試一試”,“雖然臍帶血自體使用率不高,但保存一下好像也沒有什么壞處,2萬元左右就能保存到孩子成年,誰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呢,保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中山大學血液研究所副所長林東軍說:“自體庫用得比較少,是因為臍帶血應用的疾病發生率為十萬分之幾。隨著科學發展,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以后應用范圍可能越來越廣?!睂O媛介紹,二胎家庭有很多產婦考慮存儲臍帶血的問題,因為同胞之間四分之一的幾率配型全相合,二分之一幾率配型半相合。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保存臍帶血,確實可以為治療疾病提供更多的可能。
是否應該捐給公共庫
臍帶血在被采集后,都會被保存到各地相應的臍血庫。自己掏錢存儲的叫自體庫,只給自己用,簽署捐獻協議的臍帶血會入公共庫。在很多時候,由于血液病患者本身存在基因缺陷,并不適合使用自體臍帶血,還需要轉求異體臍帶血。
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臍帶血是對他人有用而不適合自用,建立公共臍血庫的意義遠大于自體臍血庫。我國臍血庫存面積最大的是廣東省臍血庫,來自廣東省臍血庫的數據顯示,出庫的737份臍帶血中,有78份來自自體庫,這和疾病種類有所限制相關,如血液腫瘤、淋巴系統疾病患者,多選擇使用異體臍帶血。目前,國內公共庫出庫率都比自體庫高,說明公共庫建設意義重大。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美國兒科學會均不推薦健康家庭保存私人臍帶血,鼓勵將臍帶血捐獻給公共臍血庫。一個臍帶血公共庫達到6000份,配型成功幾率就會達到95%左右。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表明,在過去的20年間,約1.4萬份臍帶血應用于無親緣關系異體的臨床治療,而用于自體移植的僅有100例。
但是,臍血庫的一些宣傳往往忽視公共臍血庫的建設,將“自體臍血配型率高”作為一種理念灌輸于人。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利益在作祟。在北京、廣東等地的大醫院,臍血庫宣傳員甚至會告訴孕婦,一定要存自體庫。如果存公共庫,你的臍帶血可能就被別人用了。
世界范圍內,臍帶血自體庫存量和公共庫的存量比為2比1,而以北京臍血庫為例,其中的公共臍血庫存量只有自體庫存量的1/8。之所以這樣,與國家對公共臍血庫建設沒有投資,而是通過自體臍血庫養公共臍血庫相關。公共臍血庫能賣出的只是配型的成本,沒有利潤。不少專家認為,應該廣泛宣傳公共臍血庫的意義,突出醫療的公益屬性,臍血庫的營銷不應只注重“利己”,還需倡導“利他”。應該告訴每一個孕產婦:你幫助別人,將來才有可能獲得別人的幫助。(溫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