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人生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時光前行。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用所有的時光思索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人說是金錢,有人說是物質,有人說是權力,也有人說是親情、
是友情……誠然,這些都是我們愿意擁有的,也都很寶貴。但是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失去了意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和觀念也在不斷變化。最初簡單地認為不生病就是健康,隨著對疾病了解的逐步深入,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做了定義:“健康是一種軀體、精神與社會和諧融合的完美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
全球公認的健康公式:100%健康=15%遺傳+17%環境+8%醫療+60%個人生活方式。顯而易見,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里。誠如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說:“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一生,而醫生只是幫助本能的。”所以,健康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好的醫生也是自己。
古人曾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歲以上。”也就是說,合理膳食,堅持運動,生活規律,心態平和等生活方式,能讓人形神相俱健康充沛,益壽自然并非難事。
這,正擊中了現代人的要害。
社會高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巨大的生活壓力讓很多人長期處于緊張忙碌的狀態,無心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吸煙、酗酒、熬夜、暴飲暴食等,將自己身體、心理都放置于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里。
國際知名的咨詢公司德勤咨詢發布了《2020年健康醫療預測報告》,這其中也反映了中國人群的醫療大數據。在總人口為13億多的國人中,高血壓人口有1.6億~1.7億人,高血脂的有1億多人,糖尿病患者達到9240萬人,超重或者肥胖癥7000萬~2億人,血脂異常的1.6億人,脂肪肝患者約1.2億人。這些數據觸目驚心,問題亟待解決。
9月1日是我國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8月20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全民健康作為全社會建設的行動指南,讓健康走進人們的生活中。
如果留心,你會發現:在朋友圈曬健身美圖成為時尚;越來越多的人在手機上安裝運動軟件,激勵大家相互運動;人們日益注重飲食健康,合理搭配;城市的健身設施在不斷增多,人們生活的腳步在逐步放慢……
健康的身體不僅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激情,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小草蔥綠,大樹蒼勁,流水清澈。生命中與生俱來的東西太多,無論歡樂與否,我們只能選擇接納和勇敢地面對,只有擁有健康,才能給人最大的勇氣,一切追求才有可能實現。
健康不僅是生存的理由,更是生活的樂趣。從現在開始,多運動,善調理,愛健康,愛生活。(記者胡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