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譜》說:處暑,“陰氣漸長,暑將伏而潛處也。”處暑之后,氣溫逐漸下降,暑氣開始減退,隨之而來的就是云淡風輕的金秋時節了。隨著日照時間縮短,人體各個系統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養腸胃

對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來說,盡量不飲酒,避免冷飲冷食,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及調味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種不良習慣。選擇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青菜、大米粥、土豆泥等。對于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采用打漿、煮爛等烹調方法來減少胃腸道負擔。

去秋燥

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有助于健脾胃、補中氣。可以適當多喝蜂蜜水,少吃辛辣食物,不僅有利于疾病康復,而且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調精神

進入秋季后,人體出汗減少,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此時應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寧,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可平常多聽音樂、練習書法及釣魚等。

預疾病

時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春捂秋凍”。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低下,血液循環慢,對天氣變化敏感,應及時增減衣服,防止感冒等疾病。

秋季養生攻略 教你去乏調精神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