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作為人類的食物,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關于大豆的爭議也一直不斷,前段時間一則“女子喝了三年豆漿后查出乳腺癌”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不少女性一時談豆漿色變,還有不少乳腺癌患者因為聽說“大豆異黃酮易導致乳腺癌復發”,也對能否吃大豆心存疑慮,真相到底如何呢?

“聰明”大豆異黃酮可雙向調節

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制品通常分為非發酵豆制品和發酵豆制品兩類。非發酵豆制品有豆漿、豆腐、豆腐干、腐竹等;發酵豆制品有豆豉、豆瓣醬、腐乳等。豆制品發酵后蛋白質部分分解,較易消化吸收,某些營養素的含量有所增加。大豆制成豆芽,除含原有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較多維生素C。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乳腺科主任陳前軍介紹,豆漿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有人認為雌激素過多和患乳腺癌大有關聯。其實,大豆異黃酮具有神奇的雙向調節能力,即“類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現象同時存在。在體內雌激素缺少、呈現低濃度的女性更年期,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作用可以明顯改善和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對于男性,微量類雌激素功能的開啟對于性別取向毫無影響,但對于發病率日益上升的前列腺癌的預防卻大有裨益。對于體內雌激素過多,呈現高濃度的女性,大豆異黃酮的“抗雌激素”就更能大顯身手,恰能使原本暴風驟雨般的雌激素強烈刺激變得和風細雨,能大大降低乳腺癌發生和復發的風險,是不折不扣的天然防癌抗癌物質。

想防乳腺癌?適量攝取豆制品

陳前軍主任和宋雪醫生介紹,2003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的一篇文章表明,在日本人群中,大豆異黃酮不但不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反而會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此外,發表在世界權威醫學雜志《乳腺癌研究與治療》中的文章也指出,在大豆類食品消費量較高的亞洲人群中,大豆異黃酮會降低乳腺癌的風險。眾多研究顯示,食用適量的豆漿等豆制品不但不會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是阻止乳腺癌發生的因素。大豆是重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一方面,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所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天可攝入30g-50g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適量的攝取豆制品并不會導致乳腺癌。

不過,專家也提醒,每天攝入超過100克的豆制品,則會加重雌激素系統代謝的負擔。“畢竟也是雌激素,也會增加雌激素的效應。”

據介紹,除了大豆蛋白和大豆異黃酮,大豆中的膳食纖維、鈣、鐵、維生素B1、B2和E的含量也是名列前茅,大腦活動需要最多的谷氨酸在大豆中的含量是最高的。大豆還有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健腦補腦的大豆卵磷脂;具有抗炎抗病毒功效的大豆皂甙;有促進腸道菌群平衡生長、體內鈣質吸收和降低血壓作用的大豆多肽。大豆異黃酮的益處不止于此,它還具有擴張動脈、加強腦部血流量和肢體血流循環、降低血液黏度、減弱血管阻力、改善心功能、增強微循環的功能,起到降血壓、預防老年性癡呆的作用。

哪些人不適合喝豆漿

1、對于腸胃功能不是很好的人,建議不要喝豆漿,因為胃腸不好的人喝豆漿之后很容易導致腹瀉,肚子不舒服,有時候還會引起胃腸脹氣。

2、痛風的人不能喝豆漿,在大豆中含有嘌呤類物質是不適合痛風的人飲用。

3、做完手術的人,身體也是比較虛弱的,胃腸功能也不好,所以盡量避免喝豆漿導致惡心或者腹脹。

(記者 嚴慧芳 通訊員 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