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齒松動、咬物無力,最終導致牙齒脫落,也有部分患者出現牙齦退縮、冷熱敏感、口臭等癥狀。江蘇省口腔醫院牙周科醫師孫穎表示,牙周炎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不良妊娠結局有關,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
牙周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細菌在牙面堆積形成菌斑,鈣化的菌斑形成牙結石,這是牙周炎主要的誘發和促進因素。醫生通過潔牙、齦下刮治、牙周手術等治療措施,清除菌斑和牙石,同時指導患者通過刷牙、使用牙線等自我口腔清潔措施保持口腔衛生,可以控制大多數患者的癥狀。
但是,很多患者經過一個階段系統完善的牙周治療,癥狀緩解后,不再遵醫囑定期復查復治,若干年后,當再次出現牙齦出血、咀嚼無力等癥狀而就診時,病情往往加重,既往的治療前功盡棄,并且失去了早期治療的良機,等待患者的是更加復雜的重新治療,其療效卻可能遠遜于若干年前。
由于菌斑的沉積是持續的,刷牙后1—2小時,菌斑重新形成,刷牙、使用牙線等自我清潔措施并不能百分之百清除牙面上的菌斑,殘留菌斑鈣化形成牙石。因此,所有經過一個階段系統完善的牙周治療(包括潔牙、刮治、牙周手術)的患者,都需進行定期的牙周維護治療。由醫生根據剩余牙的病情以及患者菌斑控制的好壞,確定復查間隔。
復查內容一般包括患者菌斑的控制情況、吸煙和糖尿病等牙周危險因素控制的狀況、牙齦炎癥、牙齒松動度、牙槽骨高度等,根據復查結果制定后續治療計劃,如病情穩定,菌斑控制良好,則進行例行的維護性潔治。
牙周炎的維護治療是終身的,是正規的牙周系統治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牙周治療的效果長期保持的先決條件。從療效、治療所需的時間、費用角度考慮,定期進行牙周維護治療的總體收益遠遠優于不定期的牙周治療。
為了您的牙周健康,牙周治療需堅持!(戴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