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美國訪問學習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徐妙與美國同事一道,從6000多種備選藥中,找到了3類能有效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藥物,徐妙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抗寨卡病毒感染及治療其引起的神經細胞壞死的小分子藥物的研究》于近日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上。

迄今為止,7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寨卡病毒疫情,不幸的是目前尚沒有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也沒有相應的治療藥物。今年3月,徐妙所在的美國國立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合作,共同研究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有效藥。僅用3個月時間,研究者們從6000多種備選藥中找出3類有效藥。

研究者們應用高通量篩選(HTS)方法,在用iPS細胞誘導的神經干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星形細胞瘤3種細胞上夜以繼日地反復試驗。歷時3個多月,終于在6000多種備選藥物庫里找到了3類有效藥物:Emricasan可以有效保護腦神經細胞免受寨卡病毒的損傷,Niclosamide和CDK 抑制劑(如PHA-690509)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復制,而且相互間有協同抗病毒作用。3類藥對非洲型、亞洲型的和波多黎各型的寨卡病毒均有效。

徐妙表示,上述3類有效藥物中最有可能進入臨床的是Niclosamide,這類藥是老藥,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批準,上市50多年,不存在專利問題。如果這類藥物在美國用于臨床寨卡病毒治療,國內也應該很快能用上。(通訊員王家鈴 周素琴 特約記者陸桂芳)

來源:健康報

三類藥能治療寨卡病毒感染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