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吃月餅的時候又到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到過有怪味的月餅?如果以前吃過,那么從今往后,別再吃啦! 為什么呢?
先來看一則9月9日國家食藥總局的月餅抽檢通告,內容顯示:全國抽檢月餅379批次,發現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為97.4%。那么,不合格月餅的不合格原因是什么呢?從抽檢的結果來看,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3種,一種是霉菌計數超標、二是菌落總數超標、三是酸價超標。下面我們就來一一這都什么意思呢?聽我們的專家細細為您道來:
霉菌計數。霉菌是一種絲狀真菌,繁殖迅速,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很容易生長,霉菌污染是食品衛生安全的主要議題之一。食品被霉菌污染以后,主要有兩方面的不良影響,一是使食品的食用價值降低或喪失,二是部分霉菌會產生霉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例如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能夠造成肝毒性和致癌的物質,國外研究表明,黃曲霉毒素攝入量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也高。而霉菌計數就是用來衡量食品中霉菌生長情況的指標,霉菌計數超標了,就要注意霉菌污染的問題嘍。
第二是菌落總數。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簡單說,一塊掉到地上的月餅,和它剛從包裝盒里取出時相比,菌落總數會有所增加,但是并不一定是致病菌。所以,所謂的“臟”可能并沒有太大健康風險。但是,誰也不希望自己買回來的月餅是在地上滾過好幾回的吧?所以,菌落總數超標了,也要注意衛生問題嘍。
第三是酸價。酸價是衡量食品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指標,酸價越高,說明游離脂肪酸含量越高。那么,游離脂肪酸又是什么?實際上,油脂在長期保藏過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熱的作用發生緩慢水解,產生游離脂肪酸,穩定性變差。所以,酸價越高,說明油脂變質程度越高;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對于含有大量油脂的月餅來說,酸價越小,說明月餅越新鮮,保存的越好。否則,就會出現哈喇味這種酸敗的表現。
所以,如果你購買的月餅的顏色和氣味發生變化,出現哈喇味、顏色變深等異常表現,那么請謹慎購買,因為這種月餅的霉菌計數、菌落總數或酸價可能已經超標了,并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風險。選購月餅應前往正規零售企業、關注保質期、外觀和氣味,并做到適量食用。(
北京世紀壇醫院藥劑科 金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