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第十二屆年會在京召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外科系統管理委員會主任王巍在會上介紹,自1995年我國開展首例心臟移植手術以來,截至2016年7月30日,中國大陸心臟移植注冊登記例數已達到1957例。我國注冊登記腦死亡心臟供體青壯年比例高于國際水平,但是心臟供體冷缺血時間過長。

王巍說,中國大陸近10年心臟移植院內存活率一直維持在89%~96.4%。截至2015年12月31日,注冊登記腦死亡心臟供體數量共計504例,以青壯年為主。18歲~39歲供體達到78.9%,高于國際水平的53.6%。但我國心臟供體冷缺血時間與歐美仍有差距。小于4個小時的供體比例為47.6%,低于國際心肺移植協會登記的數據78.1%。而大于6個小時的心臟供體冷缺血供體比例,國際心肺移植協會登記數據為1.3%,我國內地則高達29.3%。

據介紹,目前我國能夠開展心臟移植的醫療機構有38家。從各大心臟移植中心上報的移植例數來看,累計超過90例的醫療機構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608例)、武漢協和醫院(360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73例)、武漢同濟醫院(146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97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91例)。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在會上表示,下一步要加強臨床移植服務體系建設,特別要提高我國的心臟、肺臟以及兒童器官移植能力,完善器官移植醫院資質和器官移植師資質管理,加強器官移植質量管理。

此次年會還表彰了10位“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好醫師”,并有10位醫師獲得“第四屆優秀青年醫師獎學金”。(記者王瀟雨)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