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突然倒地、意識喪失的患者,他們當中有一部分甚至會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危及生命。作為目擊者,我們通常會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者向周圍人群呼救尋求幫助??墒?,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我們還能為生命贏得機會多做些什么嗎?

省醫院急診ICU主治醫師鄧磊告訴記者,人體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心臟停止跳動超過3-5分鐘,我們的大腦就有可能產生不可逆性的損害。也就是說,如果大腦缺血缺氧時間過長,即便患者恢復了心跳和自主呼吸,他也有可能無法清醒。

誰都難以面對一個永遠昏迷的“人”。鄧磊說,作為第一目擊者,面對一個突然倒地、呼吸和心跳可能停止的病人,除了求助,我們還應該這么做:

第一步

盡快來到患者身旁,用雙手用力拍打患者雙肩,并對著患者雙耳進行呼叫,觀察患者有無意識。如果患者沒有反應,我們要考慮患者意識喪失,存在呼吸、心跳停止的可能,立即記錄時間,通過呼叫、手機等工具尋求幫助。

第二步

迅速將患者平臥在地面,解開患者衣服,用面部貼近患者口鼻部位,感受患者有無自主呼吸,同時,雙眼觀察患者胸壁有無起伏,并用手指觸摸患者頸部動脈血管看有無搏動,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這個時間需要5-10秒鐘,既不能短,也不能長。當我們確認患者沒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就要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

以患者雙側乳頭連線與胸骨的交點作為按壓點,雙手相扣,將掌根放置于按壓點,并且使自己肩、肘、腕關節與患者胸壁垂直,用身體的力量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整個按壓過程中,肘關節必須一直保持垂直,不能彎曲;而掌根也必須一直與按壓點貼合緊密,不能移動或分開。按壓頻率以每分鐘100-120次為準。按壓的深度以5-6cm為宜。

第四步

按壓30次后,停止按壓。將患者的頭盡量后伸,開放患者的呼吸道,使其肺部能夠與外界相通,然后用一只手緊緊捏住患者鼻部,同時,深吸一口氣后,與患者口對口緊密貼合,將氣流勻速吹入患者肺內,吹氣完畢,松開口鼻,讓患者將吹入的氣,通過自身胸廓的運動,將氣呼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口對口人工呼吸。進行兩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續時間約6秒鐘。然后,再次進行30次胸外心臟按壓。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非專業的目擊人員,在現場急救中,可以不選擇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而僅采取單純的胸外心臟按壓,但是按壓不能中斷,應持續到有專業人員趕到現場并為患者進行急救為止。

第五步

如果是嚴格按照30次按壓、2次人工呼吸在進行現場搶救,那么必須進行5組30:2的搶救過后,才能對患者是否恢復呼吸和心跳進行評估,評估方法與之前的判斷呼吸和心跳的方法一致。

鄧磊說,意識喪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患者的急救措施,內容專業但操作簡單,對每一個環節的要求不高,但是要力求標準。在實際操作中,爭取不浪費每一秒鐘的時間,患者的生命就多一份希望。

(記者 石小宏)

教你應急心肺復蘇五步救人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