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生吃香菇引發皮炎
31歲的巴西男子席爾瓦(化名)和朋友前一晚一起吃火鍋,第二天早上發現頭上、臉上、身上出現多條紅色的印記,一道一道像被鞭子抽打過一樣,也不疼,就是感覺有些癢。
在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李天舉詳細檢查后,診斷為“香菇皮炎”。據席爾瓦回憶,當晚喝完酒以后,確實曾生吃過香菇。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玉成介紹,香菇細胞壁內含有的一種活性成分——“香菇多糖”,它會對易感個體產生毒性反應。烹制熟后,成分結構會發生變化,從而失去活性。
如果不幸中招,患者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癥狀一般會在1~3周內自行消退。如果有瘙癢不適等癥狀,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抗組胺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對癥治療。
吃出來的皮膚病還有哪些?
皮膚病的發病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有環境因素,也與自身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飲食方面不注意的話,皮膚病同樣會乘虛而入。
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因為吃引發的皮膚問題:
(1)只吃肉,不吃素
如果你只喜歡吃肉,蔬菜水果吃得少,會引發B族維生素缺乏病,如干皮病、各種皮炎、口角炎等。
如果平時的飲食過于油膩,也要當心了!可能會出現油脂過度分泌的狀況,誘發痤瘡、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病。
建議:不管是肉食還是素食,“主公”切記要做到雨露均沾,營養均衡搭配才是王道。
(2)美食“無福消受”
臨床發現,一些蔬果當中含有致敏成分,部分不耐受人群食用后很容易引起局部的接觸性皮炎,如芒果皮炎。常見的水果主要包括:芒果、菠蘿等。
建議:一旦食用這些蔬果后出現過敏癥狀,今后盡量避免接觸。
(3)吃了光敏食物后曬太陽
在春末及夏季,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光敏性皮炎的患者。易感個體食用了大量光敏性食物后,如果受到暴曬,就會和日光發生反應,進而出現裸露部位皮膚的紅腫、起疹,并伴有明顯瘙癢、燒灼或刺痛感等癥狀。
常見的光敏性食物主要包括:灰菜、薺菜、芹菜、油菜、菠菜、白菜等。
建議:食用“光敏性食物”的時候要留心,一是要適度適量,二是要避免陽光照射。
(4)吃出一個“小黃人”
橘子、橙子、木瓜、南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或近期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就會沉積于皮膚角層,引起皮膚黃染,尤其在手掌和鼻腔周圍邊緣的皮膚黃染更加明顯,導致“胡蘿卜素血癥”。
建議:在食用此類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度適量。如果不小心中招了,也不用擔心,只要停止食用含高胡蘿卜素的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后,3-5天就可以減輕直至痊愈。
(5)找出過敏源
致敏原會導致過敏,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致敏食物有花生、海鮮、牛奶、牛羊肉等高蛋白食物。過敏體質人群攝入致敏食物后,會引發“蕁麻疹”等過敏性皮膚病。
建議:反復過敏的患者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變態反應檢測,確定可能引發自身過敏的“元兇”,在以后的生活里,不給它可乘之機!(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