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有一個與冠亞軍無關的大新聞,說奧運會上出現了一個懷孕媽媽,開始以為是射擊之類的輕運動項目,結果一看,原來是波多黎各的女排選手戴安娜-雷耶斯在出戰里約奧運前遭遇車禍,結果送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懷孕了。雖然有4個月的身孕,但是戴安娜-雷耶斯依然在對陣中國女排的比賽中出場。
其實,女子懷孕后參加奧運會并非少見,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懷孕5周的美國沙灘排球選手沃爾什就和搭檔梅一起獲得了金牌。
這就引出了一個話題,孕婦能否運動。
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別說孕婦運動,連日常簡單的活動都會被認為是對胎兒有威脅的,比如有些家庭對孕婦的關心體現在:上下班有人接送;回到家里孕婦不能做任何家務,需要做的只是吃營養食品和休息。為什么會如此呢?這一則體現到家里對孕婦的關心,有些婆婆更是如此,二則怕孕婦發生流產、早產等情況。
托馬斯杰弗遜大學對9個隨機對照研究進行匯總和數據分析。該研究共涉及2059名女性,研究人員將她們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孕婦進行有氧運動,每周3~4次,每次35~90分鐘,共持續10周或直至分娩。對照組孕婦不進行有氧運動。
結果顯示,兩組孕婦早產發生率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組陰道分娩的發生率為73.6%,相比對照組的67.5%更高;剖腹產發生率為17.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孕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降低。就新生兒而言,研究人員沒有發現兩組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兒數量和平均出生體重之間存在差異。
對于懷孕婦女而,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散步、跳韻律舞、游泳等一些有節奏性的有氧運動都是可以的。但有下面情況的孕婦還是不宜多做運動。
1.患有心臟病、泌尿系統疾病的孕婦不適宜做運動。
2.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由于血壓不穩定,也不適宜做運動。
3.曾經有過流產史,或是有流產先兆的孕婦不適宜做運動。
4.前置胎盤,陰道出現了不規則出血、提前出現宮縮等現象的孕婦不適宜做運動。
5.懷雙胞胎的孕婦不適宜隨意運動。
6.輕微活動就會引發子宮收縮的孕婦不適宜做運動。
7.正常活動時會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孕婦不適宜做運動。(是明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