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離子通道藥物研發中心研究發現,TRPA1離子通道介導碘引起疼痛及過敏副作用。
1811年碘元素被發現后不久,由于它的高效和低廉,被廣泛外用做殺菌劑,并且迄今為止并沒有發現對碘產生耐藥性的細菌。在當前抗生素濫用、抗生素耐藥菌的傳播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外用碘在殺菌消毒和感染處理等臨床應用方面重新得到重視。但與抗生素相比,碘在抗菌治療方面并沒有得到充分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副作用,諸如疼痛和過敏。然而引起這些副作用的原因并不清楚,其分子靶點和機制也從未被研究報道。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離子通道藥物研發中心通過建立疼痛和過敏性皮炎動物模型,使用氨基酸位點突變、原代神經元培養、活細胞鈣熒光成像以及藥理學抑制和基因敲除等試驗技術手段,首次闡明了碘抗菌劑所引起的疼痛及過敏性皮炎等副作用主要是通過激活離子通道TRPA1所引起,同時離子通道TRPV1也參與其中小部分作用。該研究推進了對碘殺菌劑副作用的認識,同時對于研發新型碘殺菌劑,降低其副作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記者 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