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丁秀偉/中國婦女報)
如今,在中國母乳喂養好處多多這一觀念已獲得廣泛認可,然而6個月以下嬰兒的純母乳喂養率卻在下降,許多嬰兒只能依賴無法替代母乳營養的人造制品是不爭的事實。母乳中含有多少營養成分?與配方奶PK母乳好在哪里?母乳喂養容易陷入哪些誤區?這些問題的答案在9月底上海市婦聯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婦女報社聯合主辦的“母乳喂養宣傳研討會”上得到了專業的解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母愛10平方”活動咨詢顧問、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專家房珉暉以“母乳媽媽與母乳喂養家庭最需要什么”為題,進行了系統闡述。
母乳含有殺菌抗毒的活性細胞和200多種營養物質
知道母乳喂養的好,卻很少有人能說出來它全部的好。房珉暉在課上展示了母乳和配方奶營養成分對比海報圖,記者數了數,配方奶中僅含有40多種營養物質,而母乳中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生長因子、抗菌因子、酶類等各種營養成分加起來有200多不同種類。僅從這份海報上就能直觀地看到母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是配方奶的若干倍。
母乳中有多種活性成分的益生菌,像生長因子中的胃泌激素、寡糖等等;免疫球蛋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最重要的抗感染因子)和活性細胞,具有殺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而配方奶中,沒有活性細胞和活性益生菌。值得一提的是,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質能促進寶寶的免疫系統日益成熟,從而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寶寶喝母乳相比其他配方奶粉,出現過敏的情況也更低。
正在斷奶的哺乳媽媽徐慧玲聽了講座后慶幸不已,“之前只知道母乳營養成分好,但是不知道好在哪里;也以為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可以替代母乳,還有一些母乳喂養的誤區曾經讓自己產生了動搖,房珉暉老師的講解來得太及時了,我要把奶追回來”
近年來,有關母乳喂養重要性的實證研究大量涌現。全球頂級醫學雜志《柳葉刀》2016年《母乳喂養系列報告》強調,母乳喂養不僅能夠增進嬰兒的智力發育、促進胃腸道健康以抵御疾病、改善其營養狀況;還可以幫助女性降低罹患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減少家庭在醫藥方面的開支,提高公共健康水平。
一串串數據就是最好的佐證,改善母乳喂養行為每年可以挽救82萬人的生命,其中87%是6個月以下嬰兒;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通過提高母乳喂養率可以減少大約一半腹瀉病例和三分之一呼吸道感染病例;和純母乳喂養相比,非母乳喂養的寶寶死于肺炎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5倍,死于腹瀉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1倍;母乳喂養將降低寶寶超重或肥胖概率為22%;母乳所具備的免疫功能,將降低II型糖尿病及并發癥概率37%;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智力測試中,平均高出4.9分。
純母乳喂養率為何在下降?
純母乳是新生嬰兒前6個月最理想的食物,已經得到了全世界所有醫療衛生機構的一致認可。
隨著二胎政策的到來,母乳喂養越來越多地成為廣大年輕女性在生兒育女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個主題。然而,或是對純母乳與配方奶粉的優劣認識模糊,或是在哺乳過程中遭遇尷尬,或是由于公共場所母乳喂養室的缺失而不能親自喂養寶寶。為此,目前我國的住院分娩率居世界前列,但0~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卻在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持續增長的奶粉行業所開展的營銷活動,對母乳喂養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加入到了背奶大軍之中,選擇在工作間隙將母乳擠出冷凍保存繼續作為寶寶的“口糧”。但是由于大部分企業沒有配備哺乳室,媽媽們只能選擇在衛生間、儲藏室、會議室或辦公桌前擠奶。在媽媽們帶寶寶逛商場、逛公園時,當懷中的孩子餓得哇哇哭時,她會為尋找一個私密的喂奶地方而手忙腳亂,或是只能當眾尷尬敞懷喂奶,這是很多哺乳媽媽經常會遇到的難題。
工作單位、公共場所缺少為這些媽媽們提供喂奶或吸奶的適當場所,她們需要支持和幫助!“小嬰兒也有權享受公共資源”!房珉暉老師的一句話說出了很多哺乳媽媽的心聲。
對母乳喂養的種種誤區,也是讓一些媽媽們放棄了母乳喂養的原因所在。對于母乳6個月后就沒有營養了,母乳喂養至少堅持6個月的說法,房珉暉在“母乳喂養宣傳研討會”上強調“母乳喂養至少六個月”這個觀點是偷換概念,事實上母乳根據寶寶的成長需要在隨時變化,0~6個月要進行純母乳喂養,之后添加輔食,并至少母乳喂養到寶寶兩歲或者以上。
哺乳媽媽金小菲提到了“媽媽生氣,會影響母乳質量”的傳聞,房珉暉辟謠:乳汁成分很難因為媽媽的情緒而產生改變,母乳媽媽保持心情舒暢,就會有利于泌乳,但偶爾一次的生氣,影響不大;除非極度營養不良的媽媽,母乳媽媽都可以給寶寶提供營養豐富、適合寶寶生長發育的乳汁的;注意飲食均衡,首先會保證媽媽有體力照顧寶寶。
此外,還有哪些原因使得在中國推廣母乳喂養那么難?如果想要新手媽媽在分娩后盡早開始母乳喂養,還需要醫療機構能夠為她們提供更多的具體支持與幫助。
如何提高純母乳喂養率?
為了更好地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我國政府制定了《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積極在全國推動愛嬰醫院的評定和復核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圍繞著每年的世界母乳喂養周,積極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這些都對幫助家長理解為什么必須重視母乳喂養發揮出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缺乏社會支持,缺少母乳喂養室,母乳媽媽便會面對來自工作、家庭、社會的巨大壓力。由于大多數城市婦女需要在生育后回到工作崗位,因而只有在工作場所增加條件良好,且設有適合母乳喂養的場地,才能保持并提高母乳喂養率。此外,在公共場所設置母乳喂養室,為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創造方便可及的條件,更可營造出母乳喂養的社會氛圍。
在中國,過早斷奶的比率比較高,這是因為誤解使父母過早主動為嬰兒添加奶粉,導致母乳不足、嬰兒過敏等。針對公眾對母乳喂養的好處,及奶粉的危害不夠了解的情況,媒體有責任對社會輿論中關于母乳喂養的種種誤解,尤其是對母乳代用品的模糊認知予以必要的澄清。(記者 丁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