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本報曾經報道過一對老夫妻,一年內相繼患上了胃腫瘤,主要原因是,這對老夫妻長年吃素,早餐稀飯配咸菜,中餐和晚餐也不見魚和肉。

杭州江南胃膽病研究所所長王來法說,人到了一定歲數,體檢查出來一系列指標不正常,醫生大多會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葷菜,特別要少吃紅肉。然而,有些老年人卻由此走極端,完全不吃葷菜,改為全吃素,矯枉過正,對健康同樣是不利的。因為我們胃的粘膜是不斷在代謝的,平均五天左右就要代謝一層。胃黏膜的修復需要蛋白質參與,如果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嚴重不足,就會影響胃黏膜修復。這對夫妻長年早餐吃咸菜等腌制食品,含亞硝酸鹽比較高,天天刺激胃粘膜。加上他們午餐和晚餐也不吃葷菜只吃素菜,飲食結構不平衡,這都有可能導致胃病惡病。

王來法醫師深有體會地說,像這對老夫妻這樣的病人,他曾遇到過不少。這些病人普遍年紀較大,有些人是因為節省慣了,舍不得吃,有些人是因為體檢查出來各項指標過高,以為不吃葷菜只吃素有助于指標恢復正常。事實上,飲食是要講究平衡的,葷菜過多或過少,都是不科學的。

我國是胃腫瘤高發地區,每年新發胃腫瘤病人40余萬例,占據全球年新增病例的50%,胃腫瘤的高發年齡為50歲至60歲。據杭州市疾控中心統計,2015年杭州市總人口發病前5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甲狀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占第三位。

王來法醫師介紹說,胃病是常見病,所以有些人得了胃病不以為然。其實,胃病有很多種,中醫把它分為脾胃氣虛、肝胃不和、中虛氣滯、肝陰不足、氣滯血瘀等等類型。有些胃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如果不治療,時間長了,容易導致惡變。當然,胃病惡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可能惡變。如果能及時發現并進行治療,大部分惡變前病變會“懸崖勒馬”并轉危為安。

王來法醫師強調說,中醫治胃病,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標本兼治。生胃病的人,病的起因變化都是不同的,所以治病要治根,治根要求因。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癥狀,因人而異,辨證施治。

中醫治病講究整體辯證,消化系統不好有可能牽涉到心、肝和腎等。脾胃為后天之本,它們就像是工作中的一對黃金搭檔,脾不離胃,胃不離脾,相輔相成。有些人平時飲食不規律,饑飽無常,饑餓導致攝入的營養不足,元氣就虛損,長久這樣會導致脾胃功能減退,消化不良。暴飲暴食,也會損傷脾胃,吃下去的食物不能正常吸收轉化,變成水濕和痰飲淤積在體內,人就容易肥胖,腹脹、噯氣和吐酸。胃和肝有什么關系呢?肝屬木,脾屬土。它們兩者是一對相生相克的關系,土能容木,平時關系很好,但也會有發生沖突的時候,當肝木旺盛時,就要克脾土。

王來法醫師認為,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日常調理很重要。飲食上,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牛奶,同時適當吃一些雞肉和魚肉等白肉,少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同時堅持每天適當運動,精神愉快,規律生活。

(方云鳳 錢冰冰)

長期吃素的老夫妻,緣何患上胃腫瘤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