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約傷津——脾胃約束濕氣發展的同時限制了體內的津液循環,腎精得不到及時補充無法滋養筋骨關節。風濕骨痛和脾胃關系密切,風濕病患者請回想自身津液循環是否正常,經常便秘、腸結,偶爾還會腹瀉不止。治風濕,先治腸,再利尿,終排毒!關節麻木腫脹、早晨起來肢體僵硬、關節局部變形、骨髓和臟器出現病變。這是風濕病發展的必然歷程,一旦發病更是難以根治。   上大學時,一位物理系的老教授至今難忘,楊教授并不像愛因斯坦一樣不修邊幅,反而是一位風度翩翩的老人,一頭白發,一身西裝,手里沒有煙斗,反而是手指有明顯的變形,尤其是兩個無名指。在一次大型講座上的答疑中,不知道是誰將話題引到了中醫上,楊教授變形的手指也被學生拿來說事了。楊教授并沒有忌諱自己的疾病,并且就從自己變形的手指說起了他對中醫的看法。“我是學物理的,中醫算不算科學,我沒資格下結論,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用中醫方法治病的經歷。”說著,楊教授舉起了自己的兩只手,伸出了變形明顯的手指。“這是風濕性關節炎,手指關節變形了,從發病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從最開始的局部酸麻疼痛,到雙手關節僵硬喪失勞動能力,最后出現明顯變形,以后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范圍。”現場觀眾頓時唏噓不已,好奇的詢問具體的情況。   “具體醫學理論不好隨便說,但是我的真實經歷是可以說說的。我年輕時不注意保養,胃腸經常出問題,風濕病發前后我的腸胃情況非常糟糕。中醫大夫給我開藥竟然是治胃腸的,壓根就沒提治風濕的事,結果呢?胃腸好了,風濕還沒治就好了一大半了。”下面的觀眾一片嘩然。“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任何疾病都不是單一的器官引起的,我們畢竟不是機器,是活生生的人。現代人營養普遍過剩,為什么還有些人干吃不胖呢?就是他的脾胃約束了濕氣的發展,這在中醫里叫脾約。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個,不胖是好事,但是同時我的津液循環就不太好,津液是保障關節健康的,所以我是容易爆發風濕關節炎的人。這不是神奇不神奇、科學不科學的問題,這是事實,我親身經歷的事實。”   中醫認為風濕骨病的病根就是脾約傷津,導致腎精不足無法滋養關節筋骨,簡單說就是消化系統出現水循環障礙,進而引發整個身體水循環失常,結果就是關節處的循環受阻,大量代謝垃圾被留在了關節處,淤積在關節處的垃圾就成了風濕骨病的直接誘因。

關節上演變形記物理教授講風濕

圖文簡介